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致敏树突状细胞抗乳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致敏树突状细胞抗乳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药学论文


作者:黄宏思,黄卫彤,秦静英,黄衍强

【摘要】 目的探讨负载肿瘤抗原dc诱导的ctls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负载肿瘤细胞抗原的dcs体外诱导ctls,用elisa法检测ifn-γ和il-12的表达水平,用ldh法检测ctl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负载肿瘤抗原dc组ifn-γ和il-12的浓度高于未致敏dc组、抗原组及单核细胞对照组(p<0.05),且负载抗原dc组所刺激的ctls的杀伤作用也强于未致敏dc组、抗原组及单个核细胞组(p<0.01)及对照的ht-29组(p<0.01)。结论采用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体外致敏dc,诱导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ctls具有显著的抑瘤效应,实验证明致敏dc治疗乳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望成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疗法。

【关键词】 乳腺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新发乳腺癌,占女性所有肿瘤的18%。乳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50%~60%,近50%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18~30个月。人们一直在努力发展新的治疗策略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1]。生物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目前的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2,3]。本研究应用冻融法获取乳腺癌细胞抗原致敏dc,观察其诱导的ctls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dc疫苗用于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1 材料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rh gm-csf、rhil-4、rh tnf-a为美国biosouce公司产品。人il-12、ifn-γ elisa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灏扬生物公司。乳酸脱氢酶测试盒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2 方法

  2.1 mcf-7人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的制备常规培养mcf-7人乳腺癌细胞,收集并调整浓度为3×107个/ml快冻慢溶反复4次,5 000 r/min离心20 min后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作为肿瘤抗原, 4℃保存备用。

  2.2 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从健康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获得贴壁的dc前体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分为a、b、c 3组,其中a、b组均加入rhgm-csf 800 u/ml,rhil-4的 1 000 u/ml和tnf-α 10 ng/ml,c组不加任何细胞因子。至第3天只在a组中加入冻融法获取的肿瘤抗原50 μl/ml。继续培养,第9天消化,分别收集3组细胞并计数。

  2.3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体外诱导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健康者外周血pbmc,用自制的尼龙毛柱进行分离获取t淋巴细胞,用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置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1 ml。分为a、b、c、d 4组:前3组分别加入上述收集的a、b、c组细胞(效应细胞与刺激细胞比为40:1),第4组(d组)加入冻融抗原50 μl,每组8个复孔。共同孵育4 d后,部分复孔进行杀伤活性的测定。剩余复孔细胞继续培养至第6天进行ifn-γ,il-12的检测。

  2.4 ctl s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将mcf-7,ht-29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均分为4组,分别加入以上a、b、c、d组ctl(效靶比40∶1),每组3个复孔,同时设立与实验组对应的同浓度的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为对照,于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离心,取上清液100 μl于4 ml eppen-dorf管中,按照试剂盒所示方法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活性。

  2.5 ifn-γ,il-12的检测取上述体外诱导至第6天的ctls细胞上清液每孔100 μl,按晶美公司elisa检测试剂盒所示方法测定ifn-γ和il-12含量。

  2.6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 ±s表示,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检测乳腺癌细胞裂解物致敏后的dc与淋巴细胞一起培养,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含量比未致敏dc组、单纯乳腺癌细胞裂解物组和单个核细胞对照组高(p<0.05)。表1 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检测结果(略)

  3.2 ctls杀伤活性的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优于未致敏dc组及单核细胞组、单纯抗原组(p<0.01)。且其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cf-7)的杀伤活性也明显优于对非乳腺癌肿瘤细胞(ht-29)的杀伤活性(p<0.01),见表2。说明肿瘤致敏dc诱导的ctls杀伤活性具有特异性。表2 不同组ctls对不同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略)

  4 讨论

  树突状细胞作为机体内免疫反应的始动子和调节子,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极其重要,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抗原不能有效呈递给t细胞是导致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同时在荷瘤机体中,由于存在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低下甚至缺陷,特别是dc在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导致肿瘤的形成和发展[4]。利用成熟dc负载肿瘤抗原制备出高效dc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能否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的关健所在[5,6]。目前已研究出多种dc负载抗原的方法[7],其中冻融裂解法获得肿瘤全抗原,无需明确肿瘤抗原具体的抗原成分,而有多种不同肿瘤抗原成分同时刺激dc,诱导出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ctl,该法具有潜在的优势。

  从我们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负载肿瘤裂解物的dcs分泌il-12的能力增高了,并且其与ctl分泌ifn-γ的增加呈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il-12可以影响t细胞的极化方向,由于t细胞上调ifn-γ表达,通过分泌ifn-γ等提高杀伤活性。这些结果表明用il-12、ifn-γ的分泌来反应肿瘤抗原致敏dc对ctls的体外诱导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方法。

  本研究中,抗原负载dcs诱导的ctls对乳腺癌细胞在体外有很好的杀伤活性,与未致敏dc组ctls及未成熟dc诱导的ctls组(pbmc组) 有明显差异,说明成熟dc能够呈递肿瘤细胞抗原,激发ctls的细胞毒作用。而非乳腺癌细胞细胞(ht-29)的杀伤活性较差(p<0.01),说明这种用负载乳腺癌细胞抗原的dc诱导的ctls细胞毒作用有其特异性。这种良好的特异性杀伤活性表明肿瘤裂解物致敏的dc疫苗刺激的ctls的免疫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新治疗手段,但过渡到临床应用仍需体内实验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戚晓军,赵卫红,王怀瑾.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8,73(4):82.

  [2]yanoy,ueday,itoht,et al .a new strategy using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and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efficient maturation of dcs by co-culture with lak cells in vitro[j].oncol rep,2006,16(1):147.

  [3]曹雪涛.树突状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8,14(3):167.

  [4]schakel k, mayer e, federle c, et al. a novel dendritic cell population in human blood: one-step immunomagnetic isolation by a specific mab(m-dc8) and in vitro priming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s[j]. eur j immunol,1998,28(12):4084.

  [5]imura k, ueda y, hayashi t, induction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gainst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using dendritic cell-tumor cell hybrids generated by a newly developed electrofusion technique[j]. int oncol,2006,29(3):531.

  [6]张希国,师建国,刘彦仿,等.比较两类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特异性ctl对肝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2006,33(7):22.

  [7]galea lj, wells jw, darling d, et al. strategies for antigen choice and priming of dendritic cells influence the polariza tion and efficacy of antitumor t cell responses in dendritic cell based cancer vaccination[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04,53∶963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aoxuelunwen/8698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