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 > 中医张仲景的药粥并用与现代的食疗保健

中医张仲景的药粥并用与现代的食疗保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医学


       中医食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研究如何通过烹制成食物并结合中药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治疗和预防疾病,辅助身体康复,以及减缓衰老之目的的学科;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寓药于食”之说,汉代医圣张仲景十分重视药粥并用,所创药粥并用的方剂在《伤寒论》中共有药粥并用的方剂21个,《金匮要略》中收入40多种食物药用,涉及两书条文达64条之多,仲景的药粥并用,不但在当时增强了药物疗法的治疗作用,还为后世的药粥疗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就仲景药粥并用的法理探讨于下: 
  1药粥并用的应用方法 
  1.1药粥同时内服。仲景将粳米与治疗药物混合后加水煎煮,煮至米熟汤成,去滓后温服,将药与粥直接用于治疗。后世的药粥疗法基本属于此类。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桃花汤、麦门冬汤、附子粳米汤和竹叶石膏汤等,即是药与粳米共同煎煮内服的例子。 
  1.2药后酌情服粥。为了增强或抑制药物的作用,仲景往往在使用治疗药物以后再根据患者表现的不同情况而用粥进行调节。仲景使用这一方法的要求却十分严格,如⑴服药后必须服粥:在使用桂枝汤和桂枝加黄芪汤后均注“服已许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在使用理中丸后注“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则是粥助药力的极好典范。而在麻黄汤、桂枝加葛根汤等方后则明注“不须啜粥”,以示服药后服粥与不服粥迵然有别。⑵服药后审证服粥:在使用瓜蒌桂枝汤后注“……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在使用三物小白散时,除强调用白饮和服外,还指明有“病在膈上必吐,病在膈下必利”的服药趋势,如服药后“不利”则“进热粥一杯”,如“利过不止”则“进冷粥一杯”。从这些范例中,不难看出仲景的药后服粥妙不可言。 
  1.3粥汤调药内服。仲景将治疗药物放于臼中杵细为散,另以粳米煎煮取汤,其汤谓之白饮。仲景在使用三物小白散、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诃梨勒散和牡蛎泽泻散等时。每以白饮调和内服。这种服药法既有利于散剂顺利下咽,也有利于缓和药物的剧烈之性,还能起到补益胃肠,健运中气作用。 
  1.4邪去服粥调养。仲景在治疗水寒内盛或水饮内停之症时,多选骏猛之品以尽快驱邪,故每见大邪虽去正气已伤。为了照顾正气,仲景特别强调病后服糜粥进行调养。如使用大建中汤后注“如一饮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服之”;使用十枣汤后注“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等即是。 
  2药粥并用的作用机理 
  2.1健运脾胃。患者在服用逐水峻剂十枣汤和温中驱寒的大建中汤后,病邪虽被药物袪除,而正气损伤已成,所以仲景先师在服药驱邪的同时又强调“糜粥自养”,旨在取糜粥易化而体,使药与粥互补互用,共奏驱除病邪、益气和中、健运脾胃之效。又如治女劳疸的硝石矾石散中,硝石和矾石均有损伤脾胃之弊,故在服法上用大麦粥和服,即起到了顾护脾胃的作用。 
  2.2清胃泄热。在白虎类汤和竹叶石膏汤方内,治疗药物虽然多具寒凉之性,但加入粳米同煮后,不但仍具有这些药物清泄胃热的作用,而且又有养胃和中、扶助正气之效。正如柯伯韵所说“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剂得之平其苦,……得二味为佐,庶大寒大苦之品无作损脾胃之虑也。” 
  2.3助温散寒。脾胃虚寒而致水湿内停或寒气攻冲,出现腹中剧烈冷痛,肠鸣呕吐等症时,仲景强调理中丸药后用粥,诃梨勒散“粥饮和”服后,既温养了脾胃,又使药与粥相互为用,袪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 
  2.4滋养胃阴。仲景在治疗肺胃津液干枯、痰火上炎的病症时,用大队甘温之品配合粳米同煮以滋肺母,使胃阴得以滋润,水谷精微方能上注于肺,自然沃泽无虞,如肺痿服的麦门冬汤即是,又如妊娠养胎服白术散后,若呕吐止而胃无津液作渴者,食大麦粥以生津液则渴止胎安,充分体现出粥有滋养胃阴的作用。 
  2.5扶正袪邪。大凡服用袪邪外出的治疗药后,仲景再强调服食糜粥的目的有二:一方面是用粥协助药物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还在于扶助人体正气,发挥正气鼓邪外出的功能。前述用桂枝汤、十枣汤、三物小白散和瓜蒌桂枝汤之后食粥,即起扶正以袪邪和袪邪而不伤正的作用。 
  2.6抑制毒性。巴豆辛热有大毒,具有强烈的催吐和泻下作用,入药前的炮制法,多采用粘稠的粥汤或面汤浸拌,再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取仁,炒黑后入药即可减少其毒副作用。人服巴豆后,对胃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产生呕吐和腹泻,仲景在使用三物小白散时,强调用粥汤和服即在于减少这种毒性。至于服药后“不利”或“利过不止”而服粥,其一取粥的冷热以调之,其二仍在于用粥抑制或缓解巴豆的毒性。 
  3对现代食疗保健的影响 
  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文字记载,而在应用药物与米谷煮粥治疗疾病,最早见之于汉早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该传云:“齐王故为阳虚候时,病甚,众医皆为蹶,臣意(意,指西汉医学家淳于意)诊脉,心伙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还有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脑筋 ,用加热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等方,据考证,这批出土地古医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是说,“火齐粥”、“青梁米粥”等方,是我国记载最早食用的药粥方,这两份历史资料,是药粥疗法最早的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说:“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药粥正是以药治病,以粥扶正的一种食疗方法,这一论述,也是药粥疗法最早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药粥这种古老疗法,远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它用于防病治病了;其中又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的古代食疗之法,而在此基础上,张仲景药粥并用,其方剂中几乎都同时配有性味甘平的粳米和大枣,甘平药在处方配伍中的作用,具有入脾胃二经以直接治疗脾胃病的作用,古人还概括出:酸药生津,甘以成之;辛药走散,甘以缓之;香药耗气,甘以补之;峻药伤人,甘以制之;寒热并用,甘以调之;寒热太甚,甘以减之;苦寒败胃,甘以护之;益气补血,甘以助之,此甘药之妙足以说明仲景药粥并之妙,仔细分析后世的药粥食疗方剂,可以认为是在仲景药粥并用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人们普遍重视预防、养生与保健,十分推崇饮食疗法的今天,深入研究仲景药粥并用这一特殊方法,深入发掘、研究中医食疗的精华,结合现代研究理论与成果,并与相关学科融会贯通,使食疗与食养有机结合,无病时用于养生,有病时用于治疗,病后用于康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当今方兴未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7953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