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 >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10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3例)和贝那普利组(50例),缬沙坦组每日晨服缬沙坦80 mg;贝那普利组每日晨服10 mg,均连续服用12周。实验结束后测定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并检查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肝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 用药12周后,缬沙坦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73,P = 0.008 1;t = 2.61,P = 0.009 1),收缩压变化值为(19.6±3.6) mm Hg,舒张压变化值为(13.5±0.7) mm Hg;贝那普利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也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68,P = 0.008 9;t = 2.57,P = 0.009 3),收缩压变化值为(9.7±1.4) mm Hg,舒张压变化值为(9.0±1.0) mm Hg。两药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值比较缬沙坦组均高于贝那普利组(t = 2.13,P = 0.028 0;t = 2.14,P = 0.041 0)。两组总有效率、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贝那普利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结论 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和使用安全性,但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优于贝那普利,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可作为轻中度高血压一线降压药,且在同类产品中价格较低。
  [关键词] 高血压;缬沙坦;贝那普利;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 R9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59-03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是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18.8%[1],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占60%以上,因此有效降压治疗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缬沙坦为非前体药,几乎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相互作用少,是一种强力高选择性半衰期长达24 h的降压持久药,贝那普利是一种前体药物,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且s,s-光学异构体作用最强。为将二者效果进行比较,现将本院使用该两种药治疗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诊断标准[2],有下列情况者予以排除:(1)不稳定性心绞痛;(2)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3)心力衰竭;(4)严重心律失常;(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6)血钾≥5 mmol/L;(7)继发性高血压;(8)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20 mm Hg。共入选103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5±7.9)岁;收缩压平均(157.3±17.5) mm Hg,舒张压平均(98.2±5.8) mm Hg,继往曾使用药物治疗39例。贝那普利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5±7.3)岁;收缩压平均(151.1±13.1) mm Hg,舒张压平均(96.8±6.7) mm Hg,继往曾用药物治疗42例。两组性别、年龄、用药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贝那普利组采用贝那普利10 mg,1次/d;缬沙坦组采用缬沙坦(北京赛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638)80 mg,1次/d;共观察12周。用药期间不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若病情变化需采用其他药物或改变剂量退出本实验。
  1.3 测量方法及观察指标
  每名患者均由经治医生使用同一袖带台式标准水银血压计测坐位或卧位右上臂血压。血压均在同一时间段测量,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每周对所有患者进行1次生命体征检测,服药期间观察病情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1)显效:血压降至<140/90 mm Hg,65岁以上控制在150 mm Hg以下,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2)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到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3)无效:未达上述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药物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血压、心率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使用χ2检验,α = 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用药12周后,缬沙坦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73,P = 0.008 1;t = 2.61,P = 0.009 1)。贝那普利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也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68,P = 0.089;t = 2.57,P = 0.009 3)。此结果表明,缬沙坦组降压幅度大于贝那普利组,见表1。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2.45%(49/53),其中显效30例(56.60%),有效19例(35.85%),无效4例(7.55%);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8.00%(44/50),其中显效29例(58.00%),有效15例(30.00%),无效6例(1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51,P > 0.05)。
  2.2 不良反应
  用药后缬沙坦组出现面色潮红、头昏各1例,均能耐受,贝那普利组出现干咳3例,均耐受,未处理,两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按2006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计目前我国有两亿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高血压需终身服药,一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改用他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而血压水平与心脏危险因素呈线性相关。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通过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作用,其不仅有降压作用,还可防止甚至逆转高血压对心血管的不良重塑[3]。缬沙坦对AT1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作用,临床借助这一机制用于高血压治疗[4],且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性好[5-6]。贝那普利属于ACEI类药,ACEI能阻断AngⅡ合成,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但常见低血压、皮疹及干咳副作用,ARB可降低心血管病史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7-8],和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不良反应少见[9]。

 本研究与ACEI类为对照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口服缬沙坦 第一论文网周后,缬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降压幅度均大于贝那普利,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使用前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肝肾功能等部分血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且在同类药物中价格较低、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药物,适合在基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08.
  [3] 单文卫,申丽萍,常晓红. 沙坦类降压药的研究现状与临床评价[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9,7(8):622-625.
  [4] 何华妮,柯华. 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 右江医学,2010,38(4):420-421.
  [5] 程鹏,李薇红,华剑,等.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211-215.
  [6] 郭秋云. 缬沙坦联用施慧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34):167-168.
  [7] The ONTARGET Investigators. Telmisartan,ramipril,or both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vascular events[J]. N Engl J Med,2008,358(15):1547-1559. [8] 陈丽华.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左室肥厚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63-64.
  [9] Geng DF,Jin DM,Wu W,et al.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for prevention of new-onset type 2 diabetes:A meta-analysis of 59,862 patients[J]. Int J Cardiol,2012,155(2):236-24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8055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