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读“厚”教“薄”阅读教学自精彩

读“厚”教“薄”阅读教学自精彩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从篇章脉络出发整体细读

  文本细读的“细”易被误认为是“细碎”的细,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教材的整体,在丢弃全局的情况下在“细”处作文章。因此,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本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更具高度的宏观认识。可以了解文本主要写了什么,细看段落层次的安排,梳理文本结构的脉络,归纳文本的写作特点等。例如,黄厚江老师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紧抓 “歌”和“送”字做文章。今年武进区的语文“送培下乡”课《西湖漫笔》也是扣住“绿”字细做工,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自然比较精准。

  二、于细节蕴意处局部细读

  (1)擦亮语言,推敲词句。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情感;再从思想情感出发,重新回归语言文字。细读中的擦亮语言,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出发点是语言,归宿还是在语言。中间是什么?中间是语言所承载的形象、情感和思想。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此处所谓的形式,即是指语言形式。所以,要把语言擦亮,就要用语言的眼光去看文本,方能在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会中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之内蕴。①细读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解读文本首先要充分尊重文本,要善于抓住文本解读的关键点,即重点词语的品读,而不是对文本所有词句的解读,更不是对词语、句子孤立地解释。所谓“一字未宜忽,读读悟其神”(叶圣陶),而这也是凸显语文的学科性质,还原语文味的重要途径。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一句话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其中就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敢”。敢还是不敢?小女孩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又敢了?所以一个“敢”字就足以引出一连串对这个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思考。②细读文本中一些特殊标点的运用。标点是与语言紧密相连的,有时文本中的一个逗号、一个句号都代表了作者一定的思想与感情。文本细读关注语言,同样要关注与之有关的标点符号,从而读出文本的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比如教学《故乡》时,可以抓住人物对话中出现最多的省略号来品味少年和中年闰土的形象,进而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2)留心细节,存疑探味。文本细读还要关注文本的“空白点”。如结构上的分节分段换行,是“空白”;欲言又止“话到嘴边留三分”是“空白”;置疑不管、无可奉告也是“空白”……面对阅读材料时,教师引导的关键点就在于带着学生发现“空白”与存疑探疑中读出真味。例如,《七颗钻石》这篇童话就可以尝试用一句有哲理的话来补写结语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文本要旨。

  (3)关注手法,感知独特。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并不是直白地叙述,而是借用双关、反语、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来表达。在细读文本的时候,要关注到语言是通过怎样的表现方式呈现的,为什么要用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从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就有无限趣味”, 首先两个“不必说”勾起读者兴趣,“单是”更引人入胜,两个“不必”本已情趣盎然,可见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更是其乐无穷啊!还有后面的“油蛉”“蟋蟀”等同样丰富了童年的乐趣。

  (4)联系背景,明世知人。一位语言学家认为:“语境是语言产生意义的原因和前提,语境是在‘文本’之外的,与‘文本’相对的概念,是没有在文本中出现,但却决定着文本意义的那些事件,是文本意义产生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大语境”。文本细读就是要深入到作者灵魂深处和文化深处,还原写作初衷和民族心理,从而更深层次读懂文本的“原味”,即文本原有的真实的思想。

  例如,《海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这里“碰”和“冲”是两个动词,分别表现出两种状态:“碰”是低翔,“冲”是高飞,描绘出海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和乌云翻滚的天空中无畏翱翔的雄姿。结合这一点,再看两个“一会儿”,就会发现它不仅写出了速度,更显现了海燕在恶劣的环境中纵横决荡的英雄气概。联系这首散文诗的创作背景是大革命即将来临时黎明前的那段黑暗,我们就不难联想到,诗人赋予海燕的,是勇敢无畏的革命先驱的形象。于是文本中那些普通的动词甚至是副词,也都有了值得关注的价值。

  当然,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联想改写、评点体味、比较对照等。文本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是独立存在的,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和点燃。当我们语文教师不是以教师的眼光去解读文本,而是以一个纯粹的阅读者寻觅那些触动心弦的细节,发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发现人生的价值,发现生命的真谛时,心中自会充盈着喜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也在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读“厚”教“薄”,收获阅读教学别样的精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382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