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提升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提升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2

  一、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内涵及面临的问题

  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典型个案,系统分析其面临的问题,是找到解决路径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所在。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公务员及青年公务员的定义

  “公务员”是从“civilservant”或“civilservice”翻译过来的,原意是“文职服务员”或者“文官”,?儆谕饫从糜铩T谖夜?,公务员特指“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具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1] 而青年公务员主要是指以年龄为划分标准的公务员。但是,各国对于青年的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是在我国,不同的组织对青年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是,我国在公务员招考中,一般要求报考者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青年公务员特指35周岁以下(包含35周岁)的公务员。

  1.2社会认同的内涵

  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向一致”。[2]主要包括职业认同、角色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具体来说,社会认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社会认同是多元、动态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第二,社会认同具有社会性,属于集体性行为;第三,社会认同具有多样性。社会公众对青年公务员的认同不仅仅包括职业,也包括角色、价值观等等。第四,社会认同具有历史性。因为,对于任何群体、任何事物的认同并不是本身就存在的,也不是上天赋予的,必然有一个逐步构建的过程,这个构建依赖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因为,社会认同“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3]正如唯物史观所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青年和干部复合体,社会公众对青年公务员的认同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然而,当前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

  2.1社会地位

  社会公众普遍认为,报考公务员之所以热门,主要是因为公务员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具有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如职业发展、工资福利等。

  2.2廉政情况

  关于腐败问题,公务员内部普遍认为,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不是普遍现象,而一部分的社会公众认为,公务员腐败占据党员队伍的大多数。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别反面案例、失真信息的快速传播,公务员作为一个集体很容易被民众“妖魔化”,似乎陷入了“集体腐败”的漩涡中。尽管多数的社会公众对公务员的绩效和廉政情况仍有较强的期待,但认同上的差异无论是对于公务员工作的开展,还是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3效能问题

  绝大多数的公务员工作认真负责、效率较高,甚至因为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而社会中却流传着公务员“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无疑,社会公众如果带着有色眼镜看公务员的话,不利于政策法令的实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在此情况下,培育社会公众对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响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

  在快速发展、开放、多元化的时代,社会民众对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剖析影响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原因,从而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才能进一步完善社会民众对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

  1.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传统文化“重人治、轻法治”的影响,“遇事找关系”的“官本位”思想在社会中比较浓厚,社会民众不自觉地把社会分为“官”和“民”两个阶层,无意识中造成了阶层的对立。此外,受传统思想影响,个别公务员身上还存在着身份优越感。

  为了提拔升职,个别公务员甚至会不择手段。在得到提拔升职之后,又会通过所谓的“灰色收入”尽力捞回自己的成本。毫无疑问,这些因素影响着社会公众对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

  2.社会转型期的冲突

  当前,我们不仅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维权意识也普遍增强,但履行义务的意识并没有同步提高,往往因利益诉求不能实现归咎于政府办事不公。

  3.政府改革举措不完善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后更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升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然而,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四座大山”仍然困扰着民众。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被剥夺感强烈。一旦产生“破窗效应”,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

  4.公务员职业公信力受到质疑

  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者,公务员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多数的青年公务员都是中共党员,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然而,近些年,随着公务员招考范围的扩大、人数的增多,部分青年公务员存在服务意识欠缺、工作推诿扯皮,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这些无疑会损害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导致公务员群体职业公信力受损。   5.青年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足

  面对当前反腐形势的严峻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加强青年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然而,当前青年公务员思想政治的有效性不尽如人意,“开会议”、“学文件”、“听报告”的传统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很难真正达到“入脑”、“入耳”、“入心”的效果,难以满足社会“应然”的要求。显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如果长期处于不足的话,也会成为影响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障碍因素。

  三、提升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路径选择

  提升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认真研究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现状,寻找出改善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途径,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公民对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然而,提升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媒体以及公务员自身各方的努力。

  1.加强对青年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公务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也是特殊对象。为了解决青年公务员队伍中出现的问题,实现青年公务员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思想转变,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净化青年公务员队伍中的风气。正所谓,“政者,正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取授课、讲座、报告的形式,不否认传统教育方式的益处,但这种教育方式更多的是灌输式、填鸭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对青年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效性。比如,在对青年公务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采取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先进人物报告等形式,更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真正达到入脑、入心,从而提升青年公务员工作的担当能力。

  2.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对一桌宴席好坏的发言权在于其食客而不在于厨师,一个房屋好坏的发言权在于其住户而不在于建筑师。但是,宴席和房子的质量到底怎么样还是取决于厨师和建筑师自身的努力程度。对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也是如此,虽然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的来自于社会公众的评价,但是青年公务员也可以从自身加以改善。

  因此,改善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形势所需、任务所需、形象所需。首先,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其次,增强转变作风的针对性,注重严防并举。再次,增强转变作风的长效性。因为,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抓常、抓细、抓长。

  3.坚持中国共产党优良的政治文化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昧?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概念。中国共产党优良的政治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渗透在党内生活和党内建设的各个方面。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成长于革命文化,能够有效塑造青年公务员的党性品格。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政治文化。

  4.严厉惩治腐败

  作为社会的毒瘤,腐败问题不仅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和稳定,而且影响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正所谓,“物先必腐,然后虫生”。而在社会公众眼里,公务员代表着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以及公共利益的服务者,腐败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影响政府形象。因此,必须严厉惩治腐败,严防权力之“腐虫”。所有公务员都必须严守思想防线,特别是青年公务员必须时刻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政治学习,把反腐倡廉印在心上,把人民举过头顶,塑造良好的公务员职业形象。

  5.发挥主流媒体对舆情的正面引导、重视政府形象塑造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对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无疑会受到社会舆论及舆情的影响。因此,必须发挥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及舆情的引导,使负面舆论及舆情的破坏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主流舆论及舆情向良性发展。因为,执政党扩大社会基础,获得更多的支持者的前提条件是就必须把握舆情,送样才能使政权稳定。【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459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