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期待学生社会实践的理性回归

期待学生社会实践的理性回归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歌德说:“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陶行知也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可以获得社会知识与社会经验、劳动体验,更深地理解劳动的辛苦与意义;可以从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促进所学知识的及时运用;可以锻炼能力,强壮体魄,逐渐走向独立,走向成熟等。

   一、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各校的社会实践情况综合来看,如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地点比较单一:集中在养老院、福利院、图书馆、展览馆等单位,很少走进工厂和企业等实体经济单位.

   2.形式基本雷同:打扫卫生、陪老人交流,盖章之类的,很少有具体的操作和提高个人技能的活动.

   3.时间短:社会实践往往是一阵风似的,风过就算,没有持续性。第四,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很多同学参加活动的目的比较单一,都是以完成学校任务为出发点,盖章、合影了事,很少有学生是抱着去学习和实践的真正目的去的,根本达不到实践的要求。

   二、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着不一而同的问题,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不足

   主要是相关者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简单地将其看成课堂教育的延伸即“第二课堂”,没有认真地进行组织策划,或把知识教育、课堂学习、高考升学率、学生安全等看得过高过重,以没时间等为借口拒绝参加社会实践。

   2.管理不够

   多数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过多寺追求局部影响、社会评价和评比表彰,对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研究,过多地运用一般性号召,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明确要求、科学的、具体的考评和监管体系。

   开学或学期结束,学生处、团委一般都会要求学生提交社会实践证明,很多学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而是随意找个单位、企业盖个公章,然后杜撰或抄袭完成一篇报告等。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手段,使中学生的社会实践造假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和教育的一块顽疾,难以根除。

   三、面对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在美国,一般情况下,没有社会服务记录的学生不管学习成绩如何优秀,美国各大学都是不会录取的。而社区对学生参加的每一次活动的时间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些社区服务的记录对美国学生有重要意义,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记录在考大学时是重要的资料。这种社区服务制度化,相当于强制性地给孩子们灌输服务大众,服务国家的品质。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亿多人次参加各种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85%是青年学生。美国强调和重视学生社区服务,一方面让学生认识社会,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同情心和宽容心。

   “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中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理性回归,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宣传发动工作要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体师生,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舆论氛围,要端正参与者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增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贤纳才时,已相当注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那些“1”字形的专才和“一”字形的通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十字”形的全才才更加受欢迎。事实证明,没有任何社会实践能力的人势必在未来社会竞争的洪流中被淘汰,而那些具备良好社会活动能力的竞争者必将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占据优势。

   2.侧重服务,形成系统

   (1)就学校而言,它要真正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切合本地区实际,给学生提供从“活动设计―过程监管――总结表彰”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2)就社区而言,它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教育和培养所需要的很多指导、帮助和服务,都可以在社区中展开。因此,就更有必要在此意义上探索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接纳、整合学生志愿组织的有效机制课题,达到学校与社区、企业“双赢”的局面。

   (3)就政府而言,它不仅要把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帮助学校和社区寻找合适的地点和项目,更要寻求有关企业和单位的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投资者开办一些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策划、联系社会实践单位的中介组织,让这些具有企业性质的中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良性通道。这样,既可以扩大就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方便了学校和学生,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3.创新形式,学生自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个人对社会实践内容的拓展和组织的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希望自己安排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个性,锻炼能力,这要求社会、学校提供更多这方面的机会,克服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把“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比如,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活动路线,联系旅行社、酒店等,并合理分配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的先后等。通过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得到成长。

   4.多种评价,有效激励

   任何有效举措的实施都应辅之以一套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制度,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完善双向评价体系,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事先提出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给学生一种自我价值的承认与肯定,确立他们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及信心;再根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深入度、广泛度、可信度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情况,学校应按一定比例评定等级,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活动典型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以表扬和肯定,挖掘一些具有新意、有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交流,激发学生们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最后,要加强对实践成果的检验力度,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人―学校―社会评价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显示了全方位的育人意义。教育者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正确引导,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实现其理性回归。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474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