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土地运动与乡村社会变动

土地运动与乡村社会变动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家社会发展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又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旧中国时期,广大农民被侵略,被压迫,一直处于贫穷的状态,其根源之一就是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极其不合理。土地制度问题变成实现新中国民主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增强国立的一大障碍。因此,解决广大农村的土地问题,没收地主的土地还给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的任务。

  1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1月24日,党中央发出重要指示,要求在新解放区做好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不久,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重点阐明了这次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中央的具体措施。

  党中央明确规定了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将没收的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对于地主分子,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同样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为新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消灭。

  2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对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自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决定改变路线,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而建立农村根据地最重要的就是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农民最看重的是土地,而土地问题也是旧中国农民受压迫、受贫穷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运动则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重要措施不仅保证了农民最关心的土地权益问题,更是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投身到乡村社会的生产建设中来。这场运动使得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充分结合,为解决乡村社会的 贫穷与饥饿问题奠定了重要的基?A。

  改变了乡村社会的阶级结构。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原来的地主阶级变成了最下层,而原来处于最底层的贫困农民成了最上层,农民阶级被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和贫农,改变了过去以血缘关系为基准的乡村社会的阶级结构,而是让每个人在政治意识里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大量的中农开始崛起。土地改革释放了他们压抑已久的对土地的热情与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直接换来了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农越来越多,使得乡村社会结构从土地改革前的下边大上边小的宝塔式结构,变成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结构,实现了乡村社会阶级结构的优化。

  巩固和壮大了乡村基层政权。在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中,国家不仅没收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将其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使用,同时还取消了族权和绅权,杜绝了国家经济人体制,将权力转交给农民协会。伴随着乡村基层政治格局的改变,国家权力可以通过土改工作队、乡村政权组织以及党组织,更加深入到乡村社会的基层。这就打通了中国传统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国家与乡村之间的隔膜,将乡土社会的建设纳入到国家政权体系中来,从而提升农民与新国家之间的融合度。

  大大增强了农民对党的认同感和对国家的信心。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政权更迭,战乱纷争,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只有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才真正提高。共产党仅仅依靠群众,以土地问题为核心进行治理,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生存需要,大大增强了农民对共产党的认同感。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维护了农民的实际切身利益,使农民摆脱了过去受剥削、受压迫的生活状态,让农民有了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从而增强了对国家的信心。

  促进了乡村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随着土地改革运动所带来的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乡村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也得到较大进步。首先是农民参政意识的提高,积极参与乡村政治成了生活的主题。其次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农民文化素质的增强,也提高了其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土地改革运动也帮助农民扫除了迷信,改变旧的思想方式,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成了乡村社会的时尚。

  建国初期的这场土地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与变革乡村社会秩序的革命。这场革命是“中国封建社会彻底瓦解的加速器”,通过土地改革后,新型乡村社会关系开始形成,真正确立起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行政管理制度,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从而加速了中国的社会进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506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