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建构

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建构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08-02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的今天,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必须在“锐意创新、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致力于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内容和新方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在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和探索者。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最新文化观念的接受者、复杂心理的承受者和处理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需要从心理和道德层面上接受外界帮助。大学辅导员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操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究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理想化,导致德育工作缺乏实效

  高等教育面对的是充满活力的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和信息“碎片化”的当代社会,大学生所要解决的不仅是知识的汲取和建构,还有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精神支柱,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而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基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德育目标往往会陷入一种虚拟的理想化境界。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过多注重学生在道德和人格上的完善、理想化目标的树立,不能顾及学生个体利益的需要和内在需求的满足。过于理想化的德育目标一方面由于内容过高过空,容易使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流于表面,学生“务虚”而不务实;另一方面,由于对学生实际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的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感觉德育目标与自己关系不大,造成辅导员德育工作缺乏实效。

  (二)德育方法单一化,导致德育内容空泛化

  长期以来,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显得过于单一,缺乏新意,基本上仍然是以理论强化和外在灌输为主。德育方法的运用忽视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尊重,不能很好地将德育建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对真善美的感性体验等结合,笼统地“一刀切”的德育模式缺乏对学生主体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同。这种脱离实际的德育工作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容易造成德育内容“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概念化的“大德育”内容不断强化;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对学生心理状态、精神需求、价值观念的构建等方面的“小德育”内容逐渐被弱化。辅导员的德育工作长期理论化和概念化,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降低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评价体系滞后性,导致德育的知与行脱节

  当前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普遍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由于不同方面所占比重的不同,这种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学生学业成绩和活动的参与性,而对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的体现不明显。这样的评价体系实际上弱化了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容易造成学生“知”与“行”的脱节。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对一些道德观念的认同和实践上的差异性。例如,在思想上崇尚“大公无私”,行为上却表现为“自我中心”;在思想上认同“助人为乐”,行为上却总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思想和行为上的矛盾性,折射出德育工作的问题。

  二、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完善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

  (一)从社会认知角度出发,变知行脱节为知行统一

  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当个体知觉在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的不同认知产生心理冲突时需要改变其中一个以达到一致的心理状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信息碎片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社会现象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认知。当学生接受的思想观念或价值选择与大学德育弘扬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便会产生一定的偏差甚至失调。大学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一方面,改变学生的价值认知。如果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存在相互矛盾的认知,辅导员可以通过改变其中一个认知,或增加一个新的认知,或改变认知的重要性等方式使学生的认知趋于协调,并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促进知行统一。大学辅导员可以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开展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和实践行为,达到认知协调,知行统一。

  (二)从态度形成理论着眼,变学习服从为学习内化

  根据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形成的服从、同化、内化三阶段理论,大学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对理论化和概念化的道德观念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心理特点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对新的情感价值观念不再是表面上的服从和被动接受,而是真正从心理和思想上加以内化并成为指导自己生活实践的健康理念。大学生精力旺盛、思想活跃,他们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学习环境、外部刺激等影响。因此大学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营造“集体争优”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贴近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集体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与活动中,自主完成对道德观念和健康理念的内化和践行,并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互助精神,最终提高德育工作构建的实际效果。

  (三)从需求层次理论入手,变角色冲突为人际和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获得爱与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其中很好地揭示了大学生对“友谊”“爱情”等良好人际关系的需求。大学辅导员通过对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环境的构建,助力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面对高校五彩缤纷的业余生活和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会变得茫然无措,对自己的需求不能准确定位,以至于在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构建上变得模棱两可。建立和谐的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健全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大学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跨院系联谊活动等,为学生之间更广泛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结束语

  大学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开展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理想化、内容空泛化、方式单一化、评价体系滞后化等问题,大学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顾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以持之以恒的耐心和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17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