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陈侃笔下的琉球社会

陈侃笔下的琉球社会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古代琉球(今日本冲绳),为中国东南海上的一个岛国。中国与其来往始于何时,尚难于定断。洪武五年(1372),太祖朱元璋遣杨载诏谕琉球,中山王(当时琉球分为中山、山南、山北三个小国)察度遣其弟泰期奉表入贡,中琉建立了正式的邦交关系。中国对其册封始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遣行人时中赴琉球吊祭察度,“赙以布帛,遂诏武宁袭爵”[1]。到嘉靖十三年(1534),陈侃作为中琉历史上第十一次册封的使臣出使琉球。

  陈侃,字应和,浙江省鄞县人,弘治二年(1489)生,嘉靖五年(1526)进士登第,授行人司行人,十一年(1532)升吏科左给事中出使琉球。[2]“使琉球,与使他国不同。安南、朝鲜之使,开读诏敕之后,使事毕矣。陆路可行,已事遄返,不过信宿。”琉球在海外,册封使要候南风而发、候北风而归,这使陈侃有充足的时间深入了解琉球社会,“因待风坐三月而后行,无所事事,因得访其山川、风俗、人物、起居之详,杜撰数言,遂成一录”,此录即为传世的《使琉球录》。虽然陈侃出使前明朝对琉球已有十次册封,但均无使录流传。陈侃只好认真阅读了《一统志》、《星槎胜览》等书籍,出使后发现诸多记载与事实不符,“凡载琉球事者,询之百无一实”,于是以按语的形式,对其订正。如《集事渊海》记载:“琉球,与泉州之岛曰彭湖者,烟火相望”。陈侃指出:“琉球去彭湖不下数千里,山川出云,蜃气作雾。则光景且伏矣,烟火可得而相望乎。”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对琉球社会的模糊认识,此书对其后的册封使也有很大的帮助,郭汝霖道“首访是录,如获梯航”,“惟录是据”[3]。书中记载的内容丰富翔实,从政治制度到经济贸易,从社会风俗到文化教育,不一而足,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琉球社会。

  一、政治制度

  陈侃对琉球社会政治制度的记载相对简略,仅有官制、俸禄制度和律法的记载。“王之下则王亲,尊而不与政也;次法司官、次察度官,司刑名也;次那霸港官,司钱?也;次耳目之官,司访问也,此皆土官而为武职者也。若大夫、长史、通事等官,则专司朝贡之事,设有定员而为文职者也。”可知,当时琉球官职的设置相对简单,侧面反映出其“政令简便”的局面。职官实行俸禄制度,“王及臣民各分土以为禄食,上下不交征”,“各食分土”。律法是琉球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陈侃的记载来看,琉球国虽小,但律法甚严,“凡有窃物者即加以劓?之刑,人谁敢犯”。关于兵制,陈侃并无提及,这主要是因为册封使到琉球时多为和平的环境,仅看到王宫的侍卫和典式中的礼仪士兵,对琉球的兵制了解不多。但对琉球的兵器则略有记载“所用兵器,如刀剑、弓矢之类,亦严利劲直。弓稍长,如握檐,射则树于地而两手弯之,矢可至二百步许。盔甲制以皮革,进退节以金鼓。”可见,当时士兵用的装备较为原始、简单。

  二、经济贸易

  琉球国处在海中,自然资料匮乏。农业方面,土地贫瘠,“厥日沙砾,不肥饶,是以五?虽生,而不见其繁硕也”;物产稀缺,“无斗镂树,亦无胡椒”,“无熊、罴、豺狼、虎、豹等猛兽”,“不畜犬,亦鲜鹅、鸭,莺、燕、鹳、鹊之族俱无。”这在后来使录中也多有提及,郭汝霖记:琉球“多沙石,山亦崆峒,土薄瘠,物产牛羊鸡豚之类多瘦削而不堪用。”[4]

  商业贸易方面,陈侃对其的评价是:“地无贸殖,是以商贾不通。”琉球资源贫乏,物产稀少,许多进贡明朝的物品如胡椒、苏木、香料等都是向东南亚诸国购买而来的。如正统六年(1441),“琉球国通事沈志良、使者阿普斯古驾船载瓷器等物往爪哇国买胡椒、苏木等物”。[5]弘治十七年(1504),“琉球国遣人往满剌加国收买贡物,遭风未回,致失二年一贡之期”[6]。但是否真的“商贾不通”呢?其实自中琉建交以来,琉球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政府为帮助其来朝贡,派出善操舟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仅从《使琉球录》中,我们便可窥视琉球与他国贸易的痕迹,“其南番酒,则出自暹罗”;“通国贸易,惟用日本所铸铜钱”;“至于苏木、胡椒等物,皆经岁易自暹罗、日本者。”据朝鲜领议政申叔舟1471年撰写的《海东诸国记》道:琉球“地窄人多,以海舶行商为业,西通南蛮、中国,东通日本、我国,日本、南蛮商舶亦集其国都海浦,国人为罢肆,浦边互市”。[7]《明实录》也载,嘉靖二十一年(1542)“漳州人陈贵等私驾大舡下海通番,至琉球,为其国长史通事蔡廷美等招引入港,适遇潮阳海船,争利,互相杀伤”。[8]可见,当时琉球不仅到别国贸易,还有中国、日本的商船到琉球通商。因此笔者认为,陈侃对于琉球对外贸易状况的记载欠准确。

  手工业方面,陈侃记载了制陶、酿酒、纺织三方面。琉球国陶瓷制造业落后,所以陈侃直言“人不善陶”。造酒“则以水渍米,越宿令妇人口嚼、手槎取汁为之,名曰米奇,非甘蔗所酿,亦非美姬含米所制。”这里陈侃记载的比较含糊,妇人不过把米嚼数口,并非全程均嚼米,其后出使的夏子阳记载:“然初酿时,必妇人将米先嚼数口而后继之以椿米之末,传谓始自女神所制,帮取类如此”。[9]琉球的纺织工艺落后,唯有麻纺织品,“红女织衽,惟事麻缕”,这种情况持续到清康熙年间仍没多大的改观。

  三、社会风俗

  (一)生活起居:饮食起居是琉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陈侃对其记载极为丰富。服饰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衣则大袖宽博”。服饰与民族也有密切的联系,有琉球人与汉人之分,琉球“男子不去髭,亦不羽冠,但结髻于首之右。凡有职者,簪一金簪;汉人之裔,髻则结于发之中。”受等级制度的影响,其服饰以颜色来区别身份的高低,琉球与汉人“俱以色布缠其首,黄者贵、红者次之、青丝者又次之,白斯下矣”,而“足则无贵贱,皆着草履”。陈侃对琉球妇女的装扮的记载最为细致,妇人“以墨黥手,为花草、鸟兽之形,而首足反无饰。髻如童子之角总于后,而簪珥不加”,“其贵家大族之妻,出入则戴箬笠……俱无布帽、毛衣、螺佩之饰。”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琉球妇女的穿着头饰等。饮食方面,尽管琉球“多野马、牛、豕”,但因资源贫乏,百姓生活艰辛,出现了“牲虽贱,人有终岁不获食者”的现象。   建筑方面,陈侃对宫庭建筑、民居都有详细的记载。但无论宫庭还是民居,都比较朴素,宫庭“殿宇朴素,亦不雕禽刻兽以为奇”。但也有体现人工设计和自然风光的结合,“王之宫室,建于山巅……门外有石砌,砌下有小池。泉自石龙口中喷出,名曰瑞泉。”除此之外,宫庭建筑还与风水有关,“王之居舍,向南者七间、向西者七间;以南者旧制不利于风水,反以西者为正殿。”民间建筑较为简陋,“富室贵家,仅有瓦屋二、三间;其余则茅茨、土阶,不胜风雨飘摇之患。”出行方面,琉球是一个守礼之邦,国王出入“乘肩舆,非木兽;以十六人扛之。伞盖,用五色。从者数百人,鼓吹导前,戈矛拥后;乃以土珠小团扇四柄、贴金葫芦一对为仪卫”;而贵家大族之妻出入“则戴箬笠,坐于马上,女仆三、四从之”。

  (二)宗教信仰:琉球“俗畏神,神皆以妇人为尸;凡经二夫者,则不之尸矣。王府有事,则哨聚而来;王率世子及陪臣,皆顿首百拜。所以然者,以国人凡欲谋为不善,神即夜以告王,王就擒之。”从记载来看,琉球人信奉女神,神职主要由女性担任,而且其对琉球国的政治影响很大,是国家安全的保护神。而佛教自13世纪传入琉球,到嘉靖年间已佛寺林立。陈侃记曰:“夷俗尚佛”。佛寺成了除王宫之外,琉球最重要的建筑,“寺在王宫左右,不得轻易往来。有曰天界寺、有曰圆觉寺,此最巨者;余小寺不暇记。二寺山门、殿宇弘敞壮丽,亚于王宫。正殿五间,中供佛像一座,左右皆藏经数千卷。”

  四、文化教育

  琉球国有自己的文字,《使琉球录》中收录了り、に、き等45个文字,在《夷语附》一节,陈侃用汉字注明其发音,如“山”读作“牙马奴”,“鸡”读作“它立”。以此推测,当时琉球国民间主要讲古日语、书写古日文。虽然琉球有自己的文字,却没有自己的书籍,“国无典籍”,所以难以追述其历史。教育方面,琉球国重视人才培养,为适应与中国交往的需要,学习汉字的人很多,“陪臣子弟与凡民之俊秀者,则令习读中国书,以储他日长史通事之”,其他人则“从倭僧学书番字”。琉球国还选派学业优秀者赴中国留学,如蔡廷美、郑赋、梁梓等“曾北学中国授业名儒,今皆补为长史、都通事等官。”这些学成回国的留学生通常都得到琉球国王的重用,他们在传播汉文化,治理国政,加强中琉间的关系等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语

  固然,书中反映的并非琉球社会的全部,因居留时间有限、活动范围受到限制,陈侃也不可能全面观察到各个方面,但《使琉球录》仍是琉球社会的真实写照。况且书中所记内容大部分为陈侃的亲身经历,“凡道途山川风俗人物之实、起居日用饮食之细,皆得诸耳目之所亲究”,真实性较大。因此透过《使琉球录》,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真实的琉球社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37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