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文史论文 > 中国古运河-扬州运河段的历史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中国古运河-扬州运河段的历史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叶小舟 付强
摘要:我国古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线最长的人工河流。它与万里长城一同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两大奇迹工程,汇聚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明、创造与凝聚力。而它的发源地就在扬州,历史上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乃是它的滥觞。然而,时间的推移扬州城内的古运河也在慢慢衰弱,生态价值大大削减。“文脉、生态、繁华、欢乐、和谐”成了古运河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运河; 文化; 发展; 环境
1.论文引言
运河既是自然的,也是人工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人类起源于水。古人云“人水也,男精气合,而水流形”人类的生存环境中不能没有水,运河作为城市中残留下的宝贵空间既城市的自然遗产,同时也是社会的文化遗产,它鉴证了城市发展的印迹。城市中不仅要有水,还要能看见水,摸到水,要能与水相融,产生一种人与水、与河流共融和谐的局面因“运”而生,因“运”而兴的扬州老城。古老的大运河给扬州带来了发达的经济、多样的文明及无数的传世佳话。
2.运河起源
大运河肇始于历史春秋吴王夫差之凿邗沟,至隋代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唐宋进入繁盛时期,元代变弯取直,形成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从历史明朝到清前、中期,京杭大运河成为漕运通道,屡加疏通[1]。大运河连缀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淮海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在沿线与支线网附近崛起一大批如扬州这样的繁华城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发展。
3.实例分析
3.1.扬州古运生态评估
整治运河两岸树种主要为垂柳、梧桐、水杉、泡桐等,生态景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对“绿”色的需求以及城市的发展。运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无效整治,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淤泥沉积,航运能力下降,荒废的滨水区域与潜在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因“运”兴的扬州同时也因“运”而困。

3.2.古运河水系的整治
  建国以来,沿岸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无控制排放,政府管理制度的松懈对古运河的污染程度大大增加,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边线的外延种种压力下使扬州古运生态价值大幅度下降,有些已成为了污水泛滥的“臭水沟”古运的污染使扬州人认识到:水环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扬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水环境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推进;加强城市水环境建设和整治,是“把扬州建设成古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关键。
建国以来,沿岸的工业从1998年开始,扬州市政府先后投入20亿元,实施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几年里,先后清淤128万立方米,搬迁居民3200多户,沿河100多家工厂退城进园。拆迁房屋近50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0%。同时进行了疏浚河道、驳岸整治、沿河截污、景观改造及“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
3.3运河沿岸棚户区整治
   综合整治恢复,提高了河道送水和沿线挡洪能力,提升了沿河两岸景观的文化内涵。现在的古运河集防洪、排涝、灌溉、通航、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生活在现在的扬州人是最幸运的。贯穿扬州城区的古运河两岸曾经居住着几千户居民,是扬州最大的棚户区之一,雨季经常受淹。2001年开始,扬州开始实施古运河棚户区整治改造工程。拆除棚户区后,古运河两岸现已建成公共绿地带、高档住宅区和商贸休闲区。一条人文之河、生态之河、繁华之河、欢乐之河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因为环境的变化,扬州人的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徜徉河边,扬州人情感愉悦,心灵陶冶,充分享受着“富裕、文明、精致,秀美、和谐、法治”的新扬州建设的成果。落日的余晖倒影在河水中;天上的风筝,与放飞的人闲适的心情一起在清风中飞翔。这边,我们从运河水中看到的是江南徽派风格的现代化楼房;河对面,他们从运河水里看到古朴雄壮的大王庙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安宁与和谐。两岸的景致被这条古老的运河一一包容。
3.4古运河水上交通职能调整与发展
随之古运的保护与发展,其水上交通职能有选择的将其功能转变,对原有的废旧码头进行清理整治,对阻碍城市发展的企业破坏运河生态环境的小码头进行强制清除,恢复运河生态功能,转变原有水运的服务性观念,转向娱乐、文化休闲型,城市通过古运得以彰显其魅力,古运通过城市的保护性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
4.延续和发展运河文明
4.1古运河沿岸传统文化继承
悠悠运河,千年血脉。古运河对扬州城的诞生和成长,对扬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百姓在深厚的文化氛围里,也能够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老城区的建筑严格控制高度,而对于运河沿线的老街区,政府集中整治后,主要发挥门面房的作用,经营一些具有传统特色文化的老字号,比如说剪纸、古玩、漆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等。也许正由于把握了和谐发展的平衡点,如今,古城扬州,贯通东西的宁启铁路、跨越长江的润扬大桥、环绕城市的高速公路在建的高铁和苏中飞机场与通达南北的大运河构建了开放开发的通途,古城复兴与新城崛起相得益彰,“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在新扬州的现代文明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4.2 古运河延安历史建筑保护和旅游开发
扬州古运河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丰富运河风光带的文化内涵,实现运河古迹、自然风光和非物质遗产三位一体,打造扬州独特的运河文化精品,为中国大运河早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作出贡献。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因为河流的温暖,人类惯于逐水而居。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牵起红海和地中海,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则让中国五大水系南北贯通、相连相守。在每一段文明的起源处,你总能听到水声喧哗。运河是扬州兴盛的一个重要基础,除了文化底蕴,我们没有更多的自然资源。文化,特别是运河文化是我们最大的资源我们觉得这个资源曾经给我们直接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现在,从文化层面上给我们更多的遗传,所谓文化积淀。通过运河这样一个脉络,让扬州这样一座城市得到文化层面上的大幅度提升。
5.论文结论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质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孝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当前古运河在新的时代下赋予了其新的功能,对古运河的整治和保护能够促进扬州在不久的飞跃发展,综合开发古运河,对生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变,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到达了多元化的进度,一条历史古老的运河将通过新功能的附加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兴催化剂。但是,仅仅从论文学术的角度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公众、政府、开发者对此形成共识。
参考文献:
[1] 李家寅著.《名称扬州记略》[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 王建国著.《城市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3] 朱福[炷] ,许凤仪著 .《扬州史话》[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4]蒋忠义著.《隋唐宋明扬州城的复原与研究》.《中国考占学论从》1991
[5]俞孔坚、李迪华著.《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wenshilunwen/12420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