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金钱竞拍任务上的风险偏好的统计研究

金钱竞拍任务上的风险偏好的统计研究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1 引言
    先前研究累积的大量证据表明,在经济竞争性任务上人们常常为了赢得对手而甘冒损失金钱的风险(Shubik, 1971; Staw, 1976; Teger, 1980; Roth, 1995; Zhang & Baumeister, 2006; Zhang, 2009)。Shubik(1971)的1美元竞拍实验是这些证据中的典型代表。他发现竞拍情境中人们宁愿花费远远超过1美元的价格来赢得1美元的标的。经济学家们常常依据效用的复杂性及博弈活动中需要权衡的支付类型的多样性来解释这些现象(Laibson, 1997; Fehr & Schmidt, 1999; Shanteau & Thomas, 2000; O'Donoghue & Rabin, 2006)。最近,基于一系列实验研究(Zhang & Baumeister, 2006; Zhang & Baumeister, 2008; Zhang, 2008),Zhang(2009)提出了经济决策中的金钱-自尊交换理论,认为金钱和自尊都是人们决策时需要权衡的重要资本,并试图借助于提升(augmentation)、互补(substitution)、竞争(competition)等概念来揭示二者之间的复杂交换关系。然而,这些研究均未具体涉及个体的自尊水平在这种交换中所起的作用。如果自尊真的是可以与金钱进行交换的“资本”的话,那么个体所拥有的自尊资本的多少就会影响其在权衡中的风险偏好及所采用的策略,正像个体所拥有的金钱多少会影响这种权衡一样。在心理学中,也有大量的研究探讨了自尊的多种多样的心理和行为后果,尽管多数研究集中在非经济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适应问题上(Anthony, Holmes, & Wood, 2007; Zeigler-Hill, Chadha, & Osterman, 2008; Costea, Palos, & Munteanu, 2010; Lupien, Seery, & Almonte, 2010; Ostrowsky, 2010)。与经济学研究不同的是,心理学家们常常基于Rosenberg(1965)的自尊量表将被试区分为高和低自尊者,然后比较他们在多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尽管这些研究注意到了自尊水平(自尊资本的多少)所带来的差异,但几乎所有研究均采用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只关注自尊的高和低两种极端水平,而未考虑中等水平自尊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e. g., Costea et al., 2010; Ostrowsky, 2010; Lupien et al., 2010)。如果可以将人们的自尊水平看成是一种连续变量的话,按照人口统计学变量分布的一般特征,可以假定它应该是呈正态分布的,正像智商等其他心理变量一样。根据统计学上正态分布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中等水平自尊者应该占据多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与高和低自尊者相比,在经济竞争性任务(乃至一般的社会适应性任务)上中等自尊水平者的风险偏好会有什么特点吗?如果有,这些特点会导致他们在经济竞争关系中不同的行为模式吗?虽然目前发表的文献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直接证据很少,但Yerkes和Dodson(1908)关于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已发现,一般而言,当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均使活动效率降低。只有当动机水平处于中等时,活动效率最高。关于焦虑、压力、紧张水平与人们行为效率关系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李亚丹,马文娟,罗俊龙,张庆林,2012)。这些文献均揭示了中等水平效应,使我们有理由设想中等水平自尊者也应该有其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段婧(2010)的一项研究中,采用风险偏好问卷测量被试的风险偏好,初步探讨了高、中、低自尊水平者在得、失两种任务上的风险偏好,结果表明:损失任务上高、低自尊者比中等自尊者更冒险,而收益任务上中等自尊者比高、低自尊者更冒险。鉴于本研究采用的是竞争情境中的收益任务,依据上述的理论和实验发现,我们提出如下的假设:
    假设1:在竞争性任务上中等水平自尊者比高、低自尊者更冒险。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竞争性任务上男性比女性更渴望成功、更具有冒险性(Eckel & Grossman, 2002; Fetchenhauer & Rohde, 2002; Wilson, Daly, & Pound, 2002; Wang, Kruger, & Wilke, 2009)。男性的性别角色要求他们不得不为了获取自尊而不断地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好(Josephs, Markus, & Tafarodi, 1992)。在一篇重要的文章中,Crocker, Luhtanen, Cooper和Bouvrette(2003)指出,一些人的自我价值建立在优于他人的基础之上,而做到这一点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竞争中超越他人。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更倾向于成为这样的人。最近,Wieland和Sarin(2011)指出,尽管男性和女性都希望在竞争中获胜,但他们的动机可能是不同的:男性更可能为了获取自尊而竞争,而女性则更可能为了现实的目标而竞争。不仅如此,Meier, Orth, Denissen和Kühnel(2011)指出,尽管自尊可能反映人们特质上的某些差异,但情境性因素也可能导致人们自尊的不稳定性(Leary & MacDonald, 2003, Kernis, 2005)。在竞争性场合,可能导致人们自尊水平发生变化的情境因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竞争对手的特征,诸如竞争对手的性别、地位、威望、外貌、服饰、言行举止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等。在这些特征中,竞争对手性别可能是最显而易见的。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既被男性、又被女性知觉为比男性更加柔弱易变和不稳定,且男女两性在面对同性和异性时均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模式(Eagly & Kite, 1987; Lauriola & Levin, 2001)。
    假设2:在竞争性任务上,男性比女性更可能为了赢得自尊而冒险,且面对男性和女性竞争对手时均表现出不同的自尊水平和风险偏好。
    鉴于以往的多数研究均采用传统的风险问卷或量表来测量被试的风险偏好(如,谢晓非,王晓田,2002;刘永芳,陈雪娜,卢光莉,王怀勇,2010;刘永芳,毕玉芳,王怀勇,2010;段婧,刘永芳,何琪,2012),较少考查人们在现实竞争情境中的风险偏好,而在有竞争对手的情况(如,竞拍任务)下自尊水平的作用可能更加明显(Baumeister & Leary, 1995; Leary & Downs, 1995; Leary & MacDonald, 2003)。为了增强研究的生态效度,并检验竞争条件下自尊水平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根据Shubik(1971)著名的1美元竞拍游戏改编的金钱竞拍任务,来探讨现实竞争条件下竞拍者的自尊水平、性别及竞拍对手性别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具体而言,实验1通过一个“人-人”行为实验来着重检验假设1,部分检验假设2;实验2引入竞拍对手性别变量,通过一个“人-机”行为实验,来进一步检验假设1,着重检验假设2。
    2  实验1
    2.1 方法
    2.1.1 实验设计和被试 采用3(自尊水平:高/中/低)×2(竞拍者性别:男/女)被试问实验设计。为了挑选出符合实验设计的被试,首先要求自愿参加实验的112名19~22岁的在校大学生完成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SES,杨宜音和张志学(1998)翻译中文版,经陈学志、李威震、周泰安和卓淑玲(2002)检验其α=0.8420],但告诉他们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一般心理状况的问卷”。
    经统计,这些大学生在SES上的得分近似于正态分布。按照实验心理学的惯例,将SES得分前27%的学生界定为高自尊者(13名男生,17名女生),后27%的学生界定为低自尊者(15名男生,15名女生),而将得分居中的46%的学生界定为中等水平自尊者(25名男生,27名女生)。经检验,三组被试SES得分呈显著差异,F(2,57)=115.9,p<0.001,且高和中(p<0.001)、高和低(p<0.001)、中和低(p<0.001)自尊组之间SES得分均差异显著,表明这种分组是有效的。分别从被界定为高、中、低自尊的学生中随机地挑选出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共60名学生,作为本实验的正式被试。向每个被试发放30元零用人民币,告诉他们这是他们的报酬,但还需配合完成后面的游戏。
    将60名被试分为10个小组,每组6人。为了尽可能保证10个小组的同质性,每组的六个成员对应于实验设计的六种处理,即高自尊/男、高自尊/女、中自尊/男、中自尊/女、低自尊/男、低自尊/女各1名。所有被试实验前均不了解自尊量表和1美元竞拍游戏的相关内容。
    2.1.2 实验任务和程序 依照抽签的结果,每组被试按照约定的时间在一间实验室内参加实验。实验任务是根据Shubik(1971)著名的1美元竞拍游戏改变的人民币竞拍游戏,指导语如下:
    下面我们要进行一场竞拍游戏。与其他竞拍不同的是,我所要拍卖的是人民币,而不是物品。各位手中刚得到的30元报酬可以作为此次竞拍的启动资金,而且我(主试)声明,竞拍过程中的得与失都是真实的,所以你将有可能用你的30元赢得更多的钱,当然也可能有所损失,竞拍过程中不允许相互交流。此次拍卖的“标的”有四件,分别是我手中的1元、2元、5元和10元人民币,竞拍规则如下:
    (1)竞拍1元纸币时,起拍价为1角,每次加价不能少于1角。
    (2)出价最高的两个人,需要将所喊出价格的等值货币交给拍卖方,也就是我。
    (3)出价最高者得到最终的竞拍品,即1元纸币。
    相应地,竞拍2元、5元、10元纸币时,起拍价分别为2角,5角、1元,每次加价不能少于2角、5角、1元,其他规则与竞拍1元纸币相同。
    待所有被试都清楚竞拍规则后,开始竞拍。实验助手记录四轮竞拍的竞拍过程和最终结果,包括每次加价的出价人、加价金额、每位被试最高的出价金额及最终的成交金额。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真实性,每一轮竞拍结束后,都按照前面所说的竞拍规则立即清算,即将竞拍品给出价最高者,并收取出价最高的两个人的投标金额。如果某位被试喊出的投标价格高出了其手中所持有的启动资金剩余额,主试要求其用自己的钱补齐超出的部分。竞拍结束后,主试向被试解释实验,收回竞拍本金,给予一份纪念品作为被试费。
    2.1.3 风险偏好的指标 鉴于本实验中每位被试都将参与4轮竞拍,且每轮竞拍的人民币金额(标的价)不同,为了让不同标的价条件下的数据可以加总和比较,本实验提出了竞价比这一概念,即被试的风险偏好主要用他们在每轮竞拍中的最终出价与标的价的比值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竞价比=每轮竞拍的最终出价/标的价。例如,竞拍品为1元纸币时,最小加价值为0.1元。假设某一被试在加价到0.6元时不再继续加价,则此轮竞拍中该被试的竞价比为0.6/1=0.6。该值与竞拍品为2元纸币时出价1.2元、5元纸币时出价3元、10元纸币时出价6元是等价的。如果某轮竞拍中被试未出价,则视其出价为0,其竞价比则为0/x=0。竞价比越高,说明被试在竞拍中越愿意冒险。
    除了竞价比之外,还记录了被试参与竞拍的积极程度,作为其在金钱竞拍中风险偏好的间接指标。参与一次竞拍并得到最终的竞拍物为1次有效参与,参与一次竞拍但放弃竞拍品为1次无效参与。有效参与的次数越多,说明被试越愿意冒险博取更多的金钱,而无效参与的次数越多,说明被试越愿意适时放弃而保有现有的金钱。
    2.2 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没有发现无效数据,表1为不同实验条件下竞价比的平均值与标准差。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处理。
    
    以自尊水平、竞拍者性别为自变量,以风险偏好(即平均竞价比)为因变量,进行组间方差分析发现,自尊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2,54)=7.06,p=0.002,partial =0.207。中自尊组的竞价比显著高于高(p=0.005)或低(p=0.003)自尊组的竞价比,而高和低自尊组的竞价比无显著差异(p=0.99)。竞拍者性别的主效应[F(1,55)=0.15,p=0.700,partial =0.003]及其与自尊水平的交互作用[F(2,54)=0.62,p=0.541,partial =0.022]均不显著。
    从参与竞拍的积极程度来看,如图1所示,描述数据显示,在有效参与的次数上,中自尊组最多,高自尊组居中,低自尊组最少,男女相当;而在无效参与的次数上,高、中自尊组相当,低自尊组最多,男女相当。经卡方检验,在性别变量上,无论有效参与次数(p=0.631)或是无效参与次数(p=0.527),男性与女性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在自尊水平变量上,有效参与次数(p=0.372)和无效参与次数(p=0.190)也没有表现出自尊水平之间的显著差异。
    
    图1 实验1不同实验条件下参与竞拍的积极程度
    3 实验2
    3.1 方法
    3.1.1 实验设计和被试 本实验采用3(自尊水平:高/中/低)×2(竞拍者性别:男/女)×2(竞拍对手性别:男/女)被试间设计。使用像实验1一样的方法,挑选出120名19~22岁的大学生作为正式被试。经检验,高、中、低自尊组SES得分呈显著差异,F(2,113)=221.03,p<0.001,且高和中(p<0.001)、高和低(p<0.001)、中和低(p<0.001)自尊组之间SES得分均差异显著。其中男女生各60名,男女生中高、中、低自尊者各20名。实验过程中竞拍对手性别是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以保证男女高、中、低自尊组中都有10名被试面对女性竞拍者,10名被试面对男性竞拍者。给每个被试30元零用人民币作为报酬,并要求他们配合完成后面的实验。所有被试均未参加过实验1,且实验前均不了解自尊量表和1美元竞拍游戏的相关内 容。
    将120名被试分为30个小组,每组4人。为了尽可能保证30个小组的同质性和营造真实的与异性竞拍的氛围,每组的四个成员中都有2男2女。鉴于本实验为人—机实验,即每个被试都是单独在计算机上面对竞拍对手完成竞拍的,不存在不同自尊水平者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性,所以分组时未考虑自尊水平的平衡。
    3.1.2 实验任务和程序 实验任务仍然是根据Shubik(1971)的1美元竞拍任务改变的人民币竞拍游戏。为了操纵竞拍对手的性别,以便采集到所需要的数据,本实验采用VB程序编制竞拍软件。实验前经过25名被试前测及反复修改,以尽可能易于操作。竞拍界面上登陆时的等待进程条等细节让被试尽可能感觉置身于真实的联机互动竞拍游戏中。实验界面参见图2。
    
    图2 实验2实验界面截图
    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4名被试背靠背就座于一个房间的四台电脑前。告诉他们将与另外一个房间里的4名同学进行一场联网的人民币竞拍游戏,出价对手的性别可以通过计算机界面上卡通人物的头像来识别。全部游戏过程都是通过电脑完成的,要求被试在游戏过程中严格按照电脑屏幕上的要求操作,不可以与在场的其他人交流。详细检查电脑的联网情况,并佯装与实验助手通话询问另一房间的准备情况,以使被试相信竞拍对手的存在和此次实验的真实性。
    打开文件“拍卖程序”,进入实验界面,阅读关于竞拍规则的指示语(同实验1),按以下流程完成实验:
    (1)填写个人信息,点击“进入实验”。
    (2)按照程序的指导完成练习。练习部分是为了让被试熟悉竞拍的操作流程,包括等待时间、如何手动加价、如何快速加价等。
    (3)按要求完成竞拍游戏。正式实验中,被试实际上是与计算机软件虚拟的其他四个人物(按照实验设计标示性别)进行4轮小组竞拍的。在每一轮竞拍中,一旦被试参与加价,竞拍对手将持续地以最小加价额的1~3倍随机加价,直至被试放弃。若在某一轮中被试自始至终不参与竞价,将有随机2名虚拟对手加价2次后,结束此轮竞拍,并记此轮该被试出价为O元。
    程序记录每轮竞拍结果,即每名被试的最高出价金额和参与竞拍轮次数。竞拍结束后,主试向被试解释实验,并收回竞拍本金,给予一份纪念品作为报酬。
    3.1.3 风险偏好的指标 被试的风险偏好仍主要用竞价比(参见实验1)来衡量。鉴于本实验为人-机实验,缺乏竞拍者之间互动的场景和气氛,相对于实验1而言,每轮竞拍被试都更有可能不出价,且实际上每轮竞拍中被试无法拍到标的(被试事先不知道如此),所以将被试参与竞拍的轮次数作为活跃度指标来间接地考察其风险偏好,参与拍卖的轮次越多,说明被试越愿意冒险。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竞价比 以自尊水平、竞拍者性别、竞拍对手性别为自变量,竞价比为因变量,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自尊水平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2,108)=9.92,p=0.0002,partial =0.272。中自尊组的竞价比显著高于高(p<0.01)或低(p<0.01)自尊组的竞价比,而高和低自尊组的竞价比无显著差异(p=0.113);竞拍者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108)=1.92,p=0.172,partial =0.035;竞拍对手性别的主效不显著,F(1,108)=3.37,p=0.072,partial =0.060。自尊水平与竞拍者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08)=1.25,p=0.295,partial =0.045;自尊水平与竞拍对手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108)=3.84,p=0.028,partial =0.127,高(p=0.877)和低(p=0.218)自尊组面对男、女竞拍对手时的竞价比均无显著差异,中自尊组面对女性比面对男性更冒险(p=0.022),参见图3;竞拍者性别与竞拍对手性别交互作用显著,F(1,108)=16.79,p=0.0001,partial =0.241,竞拍对手为男性时,男性竞拍者比女性竞拍者更冒险(p=0.021),竞拍对手为女性时,女性竞拍者比男性竞拍者更冒险(p=0.033),参见图4。自尊水平、竞拍者性别、竞拍对手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08)=1.73,p=0.208,partial =0.057。
    
    3.2.2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活跃度 如图5所示,从描述数据来看,在与同性对手竞拍条件下,男性竞拍者自尊水平越低,活跃度越高,而女性竞拍者自尊水平越高,活跃度越高。在与异性对手竞拍条件下,活跃度整体下降:高自尊的女性竞拍者及低自尊的男性竞拍者活跃度下降最为明显。总体而言,男性竞拍者面对女性对手时的活跃度最低。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男-男(p=0.009)和女-女(p=0.014)同性竞拍条件下三种自尊水平竞拍者间的活跃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而男-女(p=0.809)和女-男(p=0.435)异性竞拍条件下三种自尊水平竞拍者间的活跃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5 实验2不同实验条件下参与竞拍的轮次
    3.2.3 中等水平假设的进一步检验 尽管实验1和2均发现中等水平自尊者比高、低自尊者有更高的风险偏好,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1,但作为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假设,尚需做更加严格的检验。从逻辑上说,如果该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当通过某种操纵使所有被试的自尊水平变成“更高、高、中”(或“中、低、更低”)时,风险偏好就应该呈现“低、低、高”(或“高、低、低)的结果模式。为了检验这种推测,我们把实验1和2所有180名被试的自尊得分重新进行排序,采用不同的自尊水平分组方法,从高分到低分把原来的三个自尊水平细分为五个水平:得分前20%的被试界定为高自尊(1),21~40%界定为较高自尊(2),41~60%界定为中自尊(3),61~80%界定为较低自尊(4),81~100%界定为低自尊(5)。按照上述思路对每组竞价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确实出现了上述的结果模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组之间的上述效应是否显著,我们对各组的竞价比进行了配对的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中等水平自尊组与其他四组之间的竞价比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几组之间,除了“1”和“4”组外,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基本上支持了中等自尊假设。
    
    4 讨论
    4.1 关于自尊水平对金钱竞拍任务上风险偏好的影响
    本研究的实验1和2采用略微不同的实验任务均发现,在金钱竞拍任务上,竞拍者的自尊水平影响了其最终出价的金额及参与竞拍的积极程度(或活跃度),表明此种竞争活动上自尊和金钱之间的确存在着博弈关系,一定程度上印证了Shubik(1971)在1美元竞拍游戏 中发现的动机转换现象,也部分地证明了Zhang(2009)提出的金钱-自尊交换理论。特别是,两个实验均发现高、低自尊组被试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差异(均较不冒险),中等水平自尊组被试表现出了最高的冒险偏好(最为冒险),这不仅对以往仅关注高、低自尊两个极端水平的研究及发现(Brockner, Wiesenfeld, & Raskas, 1993; Leary & Downs, 1995; Costea et al., 2010; Ostrowsky, 2010; Lupien et al., 2010;段婧等,2012)提出了质疑,表明至少在金钱竞拍任务上高、低自尊者风险偏好的差异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大,而且中等水平自尊者的确是更为冒险的群体,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1。事后采用不同的自尊水平分组方法对数据所做的进一步分析也支持了该假设,表明至少在本研究的任务情境中,中等自尊假设是一个经得起推敲的假设。以后的研究可以在本研究发现基础上,设计新的实验,来进一步深入探讨中等自尊效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低自尊组的风险偏好没有差异,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潜在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毋宁说,三类自尊水平者在金钱和自尊之间进行权衡时的关注点及心理机制各不相同。如果可以将自尊作为一种“资本”的话,那么高自尊者拥有足够多的自尊资本,竞拍过程中无需通过冒险行为来获取更多的自尊,而低自尊者由于自尊资本极度匮乏而无心或无力通过冒险行为来获得更多的自尊,只会关心如何规避风险以免损害自尊。只有中等水平自尊者既不满足于现有的自尊状况,又有足够的动机或自尊资本通过冒险去博取更多的自尊。在这一点上,McClelland, Atkinson, Clark和Lowell(1953)关于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动机的理论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在金钱和自尊的权衡中,追求成功者(类似于高自尊者)忙于追求“成功”(本研究中即“赢钱”),避免失败者(类似于低自尊者)忙于避免“失败”(本研究中即“输钱”),只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人(类似于中等水平自尊者)既不太关心成功(赢钱),也不太关心失败(输钱),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如何获取自尊上。这正应了中国民间的一句谚语:“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这里似乎还应该加上“空瓶子亦不响”。实验后对部分被试的访谈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面的分析:相对于高、低自尊组而言,中等水平自尊组被试给出了更多的带有竞争性的评论,如“我知道可能赔钱,但竞拍过程中我就是不能忍受别人赢得拍品”。这种发现似乎可以让我们做出如下的推论:从理论研究上说,除了比较高、低自尊水平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外,还应该给中等水平自尊者以高度的关注;从社会和组织管理、教育等现实的角度看,占绝大多数的中等水平自尊者是最倾向于冒险的一个群体(至少在竞争性任务上),既有可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又有可能成为社会麻烦的制造者,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
    4.2 关于性别对金钱竞拍任务上风险偏好的影响
    本研究的实验1发现,竞拍者的性别未对金钱竞拍时的风险偏好产生显著影响,且未与自尊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这种结果未能印证本研究提出的假设2。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二三个方面:首先,本实验使用的被试均为中国年轻的在校大学生,而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女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且本实验的被试均来自于女生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某师范大学,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的竞争优势和意识更为明显,从而导致竞拍任务上未表现出风险偏好的性别差异。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被试取样的范围,使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被试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事先控制被试风险偏好的基线水平,以进一步探索竞争性任务上风险偏好的性别差异问题。其次,按照前述Wieland和Sarin(2011)的观点,尽管女性和男性一样冒险,但男性很可能为了自尊而冒险,女性很可能为了赢钱而冒险,也就是说他们在金钱和自尊之间权衡时的内在动机可能是不同的。第三,正如自尊不仅仅是一种因性别不同而不同的稳定的人格特征(Leary & MacDonald, 2003; Meier et al., 2011)一样,风险偏好也不仅仅是受性别影响的稳定的人格变量,还会受到许多情境因素(如竞拍对手的性别)的影响。实验1是在小组现场竞拍情境下进行的,无法保证采集到被试面对不同性别出价者同等数量的数据。从实际得到的数据来看,多数情况下(大约2/3)被试在同性别竞拍对手出价时才会出价(这也不失为一项有价值的数据,表明被试倾向于与同性别对手展开竞争),这也可能导致男、女被试的风险偏好得到同样的诱发或调动。
    那么,当我们通过实验操纵,让竞拍者有同样的机会面对同性和异性竞拍对手时,他们的自尊是否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波动,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并进一步检验实验1的结果,实验2采用略微不同的实验任务(人—机任务),并引入竞拍对手性别这种情境性变量,发现竞拍对手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但其与竞拍者性别和自尊水平的交互作用均显著,表明所引入的这种情境性变量不仅改变或调节了竞拍者性别的作用,而且影响了竞拍者的自尊从而导致了其风险偏好的变化。具体而言,竞拍者面对同性竞拍对手时的冒险倾向高于面对异性竞拍对手时的冒险倾向,但男性竞拍者面对同性和异性对手时的竞价比差异较小,变异主要来源于高和低自尊组,而女性竞拍者面对同性和异性对手时的竞价比差异较大,变异主要来源于中等水平自尊组。也就是说,相对于中等水平自尊的男性竞拍者而言,高或低自尊的男性竞拍者面对女性对手时的竞价比都低于面对男性对手时的竞价比,而相对于高或低自尊的女性竞拍者而言,中等水平自尊的女性竞拍者面对男性对手时的竞价比更加明显地低于面对女性对手时的竞价比。从不同实验条件下竞拍者参与竞拍的活跃度来看,也呈现了复杂的状况,在与同性竞拍时,竞拍者的自尊水平影响了其参与竞拍的活跃度——男性自尊水平越低,活跃度越高;女性自尊水平越高,活跃度越高。在与异性竞拍时,竞拍者的活跃度整体下降,高自尊女性和低自尊男性的活跃度下降最为明显。这些结果不仅进一步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2,而且表明女性(特别是中等水平自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竞拍对手性别的影响而表现出自尊的不稳定性,支持了先前关于女性较为易变(Eagly & Kite, 1987; Lauriola & Levin, 2001)和自尊不稳定性(Leary & MacDonald, 2003, Kernis, 2005; Meier et al., 2011)的相关发现,特别是证明了竞拍对手性别也是影响自尊水平和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4.3 局限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尽管本研究得到了上述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但也有一些局限或不足。首先,虽然在讨论中对自尊水平影响风险偏好的潜在心理机制做了一些推测,但本研究本身尚未对此进行深入的实验探索,特别是中等自尊效应尚需要设计更加精巧的实验来进一步检验。其次,情境性因素(如竞拍对手性别)是通过影响自尊水平而改变了风险偏好,还是直接影响了风险偏好,尚需要通过前后测实验设计做更直接的探讨。
    由于自尊总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对象(他人)而言的,而且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得以表达或表现的(Wilson & Benner, 1971; Falk & Fischbacher, 2006),所以关注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自尊(不妨称其为“情境性自尊”)及其对决策中风险偏好的影响显然更具有现实意义。除了本研究探讨的竞拍对手性别这种因素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情境性因素都可能对人们的自尊和风险偏好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竞拍对手因素,如竞拍对手的性别、地位、威望、外貌、服饰、言行举止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等;一类是旁观者因素,如是否有旁观者、旁观者的人数、性别、言语评论、行为表现等;一类是社会文化因素,如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面临特定的社会情境时习惯性的思维和应对方式等。所有这些因素对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自尊及风险偏好的影响均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进一步探讨。
    5 结论
    (1)自尊水平对金钱竞拍中的风险偏好有显著影响,中等水平自尊者表现出较高的风险偏好。
    (2)竞拍者性别的主效应及其与自尊水平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3)竞拍对手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而与自尊水平及竞拍者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166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