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摘要:精神因素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调动、控制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在物质因素相同的前提下,凝聚力强的部队作战英勇,物质因素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可以形成强大的军队战斗力。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或观念性地将凝聚力问题纳入政治思想工作范畴,但军队精神凝聚力的方方面面不能仅靠政治思想工作来解决。本文在概括军事团队凝聚力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心理行为训练的功能及其对军校学员团队凝聚力的影响与意义。
  关键词:军校学员;凝聚力;心理行为训练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83-03
  精神因素对军人团队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调动、控制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团队凝聚力是精神因素的主要体现,代表着团队的团结、一致、和谐,也是团队的一个特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或观念性地将凝聚力问题纳入政治思想工作范畴。其实,军队精神凝聚力不仅是政治思想问题,更是军队集体心理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拟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一、军事团队凝聚力内涵及特征
  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凝聚力是单维的[1],对其关注和测量比较偏向团队中的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单维观点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的争议,争议认为,凝聚力更应被视为是多维结构。多维观点以20世纪80年代Carron根据运动团队的研究提出的新见解最具代表性[2],经过修订后,Carron(1998)将凝聚力定义为“反映团队在追求其工具性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3]。他发现团队凝聚力有两个因素,个人从属团队凝聚力(individua1.to.group cohesion):包括归属感、成员价值观和对团队感到的乐趣;团队整合凝聚力(group.as.a.unit cohesion),包括团队合作和人际接近性。同时,每个因素又有任务和社会两种取向(task & social oriented),前者表示团队内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目标的程度。后者表示团队内人际相互吸引的程度。由于凝聚力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这种多维结构的观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总而言之,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定义在军事心理学领域有很多争议,完善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凝聚力与部队士气,战斗力和满意感密切相关[4]。
  在军事团队的研究中,Griffith也提供了类似的理论框架,指出凝聚力既具有不同的方向,包括横向(horizontal cohesion同级战友之间)和纵向(vertical cohesion,领导和下属之间),又具有不同的功能成分,包括工具性的(instrumental aspect,行动和技能)和情感性的(affective aspect,感受和情绪)两个方面[5]。Griffith的贡献在于,指出团队凝聚力具有多个成分,他为军队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操作化的理论框架。在执行高风险任务时同伴是非常重要的,在高凝聚力的部队中,成员互相信任尊重,并对自己和团队具有强烈信心,情感上的这种联结能帮助团队克服身体痛苦、危险和恐惧,但这种积极作用是建立在对整个团队成员准确的了解的基础上的,成员们能够了解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自己的能力和意愿,从而也愿意付出同样的支持[4]。
  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的凝聚力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团队成员“集体意识”的增强,团队成员想到或使用的往往是“我们”而不是“我”。团队对每一个成员有较强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较强,成员愿意参加团队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活动出席率都较高;2)团队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成员之间友好相处,信息交流频繁,互相了解较为深刻,具有和谐民主的团队气氛和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3)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协作感、归属感、自豪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就是成员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具体定位在所处的团队,认识到团队对自己的重要性,是自己各层次需求得以满足的保障,自己的命运与团队休戚相关。4)团队成员有较强责任感,愿意为团队奉献自己。责任感就是成员意识到自己对团队建设需尽的职责,并乐于为团队的发展而尽职尽责,它是一种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的宝贵意识[6]。军队团队凝聚力可以促进军人的责任性行为,可以促进军人价值观的一致性,增加军人的安全感和自信程度,军队团队凝聚力应该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
  二、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定义及步骤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是以现役军人为训练对象,灵活运用理论讲解、示范指导、模拟训练、表象训练等方法,有计划地对军人进行认知、体能等身、心两方面的训练,对军人产生多种正性心理影响,纠正军人紧张、恐惧、焦虑等各种负性心理,从而促进军人良好行为应对的训练过程[7]。心理行为训练与其他训练的主要区别在于,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军人心理品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动作,通过认知调适和反复训练,使受训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最终积淀成军人必需的基础心理品质。
  “立足平时、着眼战时”是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对心理行为训练提出的客观要求,在训练中,要实现两种需要有机结合和协调一致。由于特殊的身份和管理机制,军人往往具有特殊的认知、心理、情绪、应对方式,甚至在人格、个性都有军人特点,在面对多种应激的情况下,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沮丧、愤怒、孤独等负性心理的几率增加;对于新人伍人员,在其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还可出现适应不良或适应障碍。根据军事团队情况,心理行为训练科目主要包含适应军营、团队精神、提升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抗挫折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均能提升军人心理品质并增强军事团队凝聚力。
  心理行为训练有以下步骤。1)体验:参与者成功“破冰”后,充分体验训练项目。这一环节要求训练者要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参与性。2)分享:认真体验过之后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求训练者鼓励每个参与者都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3)交流:综合所有参与者的感受,共同探讨。要求训练者细心聆听,仔细观察,总结参与者的观点。4)提炼:共同讨论过后,从实践中升华出成熟的理论,帮助参与者认清实质,方便以后应对类似情境。在这过程中,要求训练者要具备大量的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知识,了解最新成果,这样才能把握全局,点评一针见血[8]。心理行为训练由于其活动内容的新颖性、活动过程的刺激性、活动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对参与者生理、心理、智力、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对帮助官兵正视挫折,克服挫折,并不断强化挫折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既有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共性化功能,更有培养人的适应自然、挑战极限、战胜自我、同舟共济的生存生活技能和开拓发展素质的特殊功能[9]。   三、心理行为训练对军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理念是“体验激发情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军人心理行为训练通过对军人心理和行为的干预、管理和激励,促进军人间的协作与共享,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团队信念,由此提高战斗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心理行为训练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军人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是一支部队的灵魂,集体意识强的团队中成员有强烈的向心力,自觉服从集体,为集体服务。“合力冲击”是培养集体意识的科目,该科目要求学员以组为单位,不借助任何外力,全体攀登上四米墙。一声令下,紧张的空气立刻弥散在周围的空间,所有的人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爬上去。怎么爬上去?必须依赖队友才有可能。身强力壮的队员主动趴下来充当人梯,身材敏捷的队员踩着队友的肩膀搭建第二道人梯,一名队员首先爬上去,然后拉别的队友上去。当下面就剩最后一名队员时,从上面倒挂两人下来抓住下面队员的手,大家齐心协力地把三人拉上去。当所有的人都上去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一刻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只有依靠团队,才能战胜前进中的困难[6]。合力冲击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参训人员团队精神,培养队员奉献精神,增强自我牺牲的勇气以确保集体胜利,从而有效提高集体战斗力。
  2.心理行为训练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军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团队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在险难条件下,人员更需要培养团队中的相互强烈的归属感。只有充分信任战友,融入团队,才能提高集体的战斗力。心理行为训练中的团队科目能让学员充分明白:“1+l>2”的团队合作理念。再比如,“信任背摔”训练,从学员中选出一人,站在1.60米的高台上,背对全队,直体后倒,由队内其他学员将其接住,依次进行。这个科目就是要让参训学员体验安全感,建立集体队员间的互相信任和支持,使学员认识到对他人的信任,不仅可以增强同伴的信心,同时可增强自己的信心,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战友的支持,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团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无形中增强战友之间的信任感与认同感[10]。
  3.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培养军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团队的归属感。协作精神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归属感强的团队凝聚力较高,成员为成为团队的一分子而骄傲自豪。依存共渡科目可以让学员对协作精神产生更深的认识,帮助他们认识到有些时候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任务,只有通过与他人有效协作并信任对方,才能取得共同成功。再如“生死关卡”训练,模拟特别小分队在敌军后方完成破坏任务返回营地途中,遭遇一面电网,后方有敌军追击,要求全队在规定时间内安全通过电网返回营地。通过训练,帮助受训人员培养紧急情境时团队的密切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归属感和凝聚力。
  4.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培养军人对团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所有的高空科目都是靠拴在背后的保护绳进行保护的,而保护绳就掌握在主保护学员的手中,他的任何一个闪失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培养的是学员之间的信任和责任感,这是任何别的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在每个科目之前,受训学员都会与保护队员进行交流,当听到保护队员整齐划一的“我们支持你”回答声音时,他们本能的就会放松很多。此时,责任这根“保护绳”连接着受训者和保护队员,担任主保护的学员受到同学们的信任,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再如,勇攀高峰科目要求两人协作攀登,在不借助任何保护物及辅助设置的情况下,通过链梯、轮胎、高空云梯触及器械顶部。当所有成员具有密切的相互协作精神,并且愿意为集体的成功而牺牲个人利益时,队伍便能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勇攀高峰的训练可以使受训人员对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5.有挑战性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任务有利于促进凝聚力的形成。重复和烦冗的常规训练任务会带来倦怠并影响团队凝聚力,而以团队为进行单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包括训练,演习或者竞技性体育活动)能够为整个团队带来共同面对压力的经验。这些成功抗压的经验与凝聚力相互关联,高的凝聚力能促使任务成功完成,这将伴随着满意感,促进更高凝聚力的形成。成员会在团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需求满足感,团队每取得一次成功,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都会提升,这是一个团队持续成功的关键。由此心理行为训练中应适当安排训练流程,使团队在每次面临挑战时“刚好胜过一点”造成的正面效果最大。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让训练者参与一些特别设计的科目,个人和团队需经历一番思考和挑战之后,通过在训练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教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10]。行为训练能让学员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怎样与别人合作,团伙间相互的关爱和信任对彼此潜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训练使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挫折与成功、紧张与释然。在这种特有的氛围中使得每个人都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最终达到挑战自我,锤炼团队精神的目的[11]。
  参考文献:
  [1]Lott, A. & Lott, B. Group cohesiveness as interpersonal attrac
  tion: A review of relationships with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t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259-309.
  [2]Carron, A.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2:123-138.
  [3]Carron, A. V.,& Hausenblas, H.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2nd ed.).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8.
  [4]张警吁.军事单位团队凝聚力形成研究[D].北京:中科院硕士毕业论文,2007.
  [5]Griffith J.Measurement of Croup Cohesion in U.S.Army Unit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88,9(2).
  [6]张晓军,杨小伟.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浅谈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政工学刊,2008,(10).
  [7]陈增辉,孟涛,杨杰.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
  [8]王媛媛,王菲,等.关于心理行为训练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9]陈志玮.军事院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引入军事体育课之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
  [10]李献华,卢红军,等.浅谈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意义[J].商情,2010,(20).
  [11]李健.立足部队实际,强化军人心理训练[J].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403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