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为推广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10例烧伤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在入院时、入院1个月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心理评估及数字化疼痛估计表(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HADS(总)、焦虑分量表(HADS-A)、抑郁分量表(HADS-D)、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173、7.721、9.278、6.621和6.383、5.839、7.245、5.332, P均<0.01), GSE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3.552和3.041, P均<0.05), 观察组干预后HADS(总)、HADS-A、HADS-D、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206、3.407、3.784、3.551, P均<0.05), 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335, 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中推广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 减轻疼痛程度, 值得尝试使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172

  烧伤具有突发性、严重性、迁延性等特点, 即可造成创伤应激反应, 同时也能强化心理应激反应并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情绪, 致使疼痛感受加剧, 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及其预后[1], 部分患者可造成永久性身心残障, 研究显示[2], 患者伤后早期的心理症状与远期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呈现明显相关性。因而, 心理治疗在烧伤干预时得到应用, 是烧伤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为推广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接诊11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观察组中男39例, 女16例;中度烧伤25例, 重度烧伤15例, 特重度烧伤15例;烧伤原因:电击伤14例, 热液烫伤18例, 火焰烧伤20例, 化学烧伤3例。对照组中男35例, 女20例;中度烧伤23例, 重度烧伤16例, 特重度烧伤16例;烧伤原因:电击伤15例, 热液烫伤15例, 火焰烧伤20例, 化学烧伤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无精神或心理疾患, 无智力障碍史;年龄18~65岁;无药物滥用或药物成瘾史;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同意。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宣教、控制或减轻疼痛、减少或控制应激源、心理宣泄、调整认知评价、增强社会支持、指导应对方式、情绪管理等, 通过面对面近距离沟通, 30 min/次, 心理干预需由经严格培训且较熟练掌握临床心理评估和干预理论及技能的专职人员负责, 全程跟踪患者的身心变化, 及时、灵活地调整干预措施。。

  1. 4 观察指标 在入院时、入院1个月采用HADS、GSES进行心理评估及VAS评估疼痛情况。HADS量表共有14个项目, 按4级记分, 分为HADS-A和HAD-D。GSES共10个项目, 各项目均为1~4评分, “完全不正确”记1分, “有点正确”记2分, “多数正确”记3分 , “完全正确”记4分。

  1. 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HADS(总)、HADS-A、HADS-D、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173、7.721、9.278、6.621和6.383、5.839、7.245、5.332, P均<0.01), GSE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3.552和3.041, P均<0.05), 观察组干预后HADS(总)、HADS-A、HADS-D、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206、3.407、3.784、3.551, P均<0.05), 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335, P<0.05)。见表1。

  3 讨论

  烧伤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 烧伤面积越大, 则其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 疼痛在严重烧伤治愈后还可以持续1年以上, 也是造成患者身心负担的重要原因[3], 近50%患者在伤后经历至少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暂时的精神症状, 因而烧伤患者可存在明显负性心理反应, 易造成患者的心理危机[4], 对治疗、护理以至于痊愈后生活、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早期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 应引起临床医师的不断重视。本研究通过实施心理宣教、控制或减轻疼痛、减少或控制应激源、心理宣泄、调整认知评价、增强社会支持、指导应对方式、情绪管理等心理干预手段, 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患者HADS总分、HADS-A、HAD-D评分显著下降, 且优于对照组, 表明, 虽然随着创伤的修复, 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也随之减轻, 患者具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发挥了时间的“疗伤”作用, 但再给予早期心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使患者积极面对突发生活事件, 达成身心康复的较完好状态。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受, VAS评分显著下降, 且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推广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 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水平, 减轻疼痛程度, 值得尝试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623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