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5 ― 0071 ― 02

  

  新疆和谐社会建设,任务艰巨。建设的速度和程度,影响到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些年来,南疆和北疆的差距、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一直制约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虽路途坎坷,但意义重大,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弄清社会中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一、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疆问题错综复杂,除了由来久远的民族问题外,外部势力是其极重要的原因。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中央对新疆采取了一系列维稳政策。处于此种背景,2010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

  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顺应历史潮流与客观现实需要,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事关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国家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既影响到新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央对新疆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和扶持政策,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使新疆社会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谱写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可以为新疆各族人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各族人民造福,形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实现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2.有利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新疆的地域渊源,突出了自己的特点。新疆的社会建设,影响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加强新疆和谐社会建设,形成南北疆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突出新疆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有利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局面

  新疆的区域优势,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由于资源优势明显,加强新疆和谐社会建设,将会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将会更加有效的突出草原特色、牧区特色。新疆的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必定为子孙后代造福,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新形势下新疆社会中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新形势下,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已经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当前,新疆各地呈现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很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新形势之下,新疆社会中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有:

  1.城乡发展不平衡

  依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新疆总人口2158.63万人。其中,城镇总人口860.21万人,占人口比重39.85%;农村人口1298.42万人,占人口比重60.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3元。

  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低20.3个百分点,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是农村的3.15倍,城乡发展极其不平衡。

  2.区域发展不平衡

  新疆的区域发展在我国的区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程度和速度不仅事关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状态,而且也事关国家发展的大局。新疆南北疆的区域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口分布不均,人均收入分化严重,阶层消费差距拉大。当前,在南北疆区域发展进程中,南疆地区的克孜勒苏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发展起点低,基础弱,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3.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挑战

  新疆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绿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整体趋势有所遏制,局部生态环境呈逐渐好转态势。但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并且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当前,新疆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但综合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现象突出;新疆沙漠化速度加快,全疆各族人民正在面临危害;土地质量差,盐碱化现象突出,长期超载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此外,社会诚信缺失、就业形势严峻、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问题, 依然制约着新疆社会的良性发展,对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重大的阻力。

  三、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根据新疆的区情,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南北疆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在新疆地区,要扎实推进南北疆14个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城镇、乡村、牧区的社会就业压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改善边远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各族群众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环境治理保护,推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新疆的和谐文化建设,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新疆各族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据统计,目前新疆拥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等47个民族。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将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3.加强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制造的,是一起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行。乌鲁木齐“7?5”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损害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让我们认识了过去,认识到稳疆兴疆的重要性。当前阶段,我们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推进社区建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新疆安全工作和兵团建设,稳疆固疆,保证社会安定有序。

  4.激发全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新疆14个地、州、市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的和谐,巩固各族人民团结的良好局面,构建繁荣稳定的社会新格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中央部署新疆发展和长治久安,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逐步推进资源税改革,着力加强内地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新的情境之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社会的活力得到激发,社会团结和睦之局面必定实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476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