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运用品德日记,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品德日记,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的“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品德学科师资力量的薄弱(少专职,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多),致使教学后的督查、反馈、评价不能及时跟上,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与深化。基于品德课目前的教学现状,如何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采用一种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使教学有效性得以进一步提升呢?我们思考这座桥梁就是――让学生写“品德日记”,以生促教,使他们对品德课更有兴趣,以获得最大的发展。

  日记界定

  “品德日记”是指: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品德课教学过程、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其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课堂上讲授的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②对教学过程和方式的评价及建议,即允许学生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以及课外活动、作业、考试等各类问题发表意见;③自由发表自己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其中包括自己的学习成就、困惑以及自己在学习中的建议等等。

  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1、让教学目的更有针对性。教师在批阅学生的品德日记时,既可了解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需要加以改正,更可以从学生的日记里寻找“闪光点”――学生平时不大敢与老师交流的内心独白。老师可根据日记里的记叙,机动地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例:五下品社《走进新时代》上后,学生童俊杰写了下面一篇品德日记:

  今天,姜老师给我们上了《走进新时代》这一课。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说说家乡的变化,同学们讲得很少,我也只想到一点点。我觉得老师如果先让我们去调查一下,再请同学汇报,这样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老师看了日记后,对本课教案做了修改,增加了请各组同学汇报课前的调查情况,展示收集到的图片或资料等的环节。在年级平行班的第二次教学中,老师发现通过课前的调查,学生的参与面大幅度增加,而且很多学生说得很深刻,把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说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有理有据,对这个新时代的热爱、自豪之情跃然写在脸上,教学目的水到渠成,教学效果相比上次显然有效得多。

  2、让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注重教材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而每个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遇到的生活问题更是缤纷繁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写的品德日记,到日记里发掘寻找所记叙的那些鲜活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充实学习内容,增进现实性和亲近感,让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例:上了《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后,三(6)班学生吴一言写下了这样的品德日记:

  老师布置作业,叫我们回家看一分钟能做些什么事。我看妈妈在家里做串珠的来料加工,她速度很快,一分钟能串很多颗珠。我就跟妈妈来比赛一分钟串珠,结果,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串了35颗,而妈妈却串了75颗,她一分钟的效率真高。

  一分钟看来也很重要哦!我们要珍惜啊。

  老师批阅日记后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的家长目前在家做来料加工,于是根据这个情况对教案作了修改,增加一个“体验一分钟”的环节。只是增加一个“体验一分钟串珠”的实践环节,但是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热情可是大不相同。原来只是简单地说教,现在变成动手操作体验,这样经历过后说出的体会与前面说教后的体会就更深刻了。这种与生活结合的环节,来源于学生,实践于学生,具有生活化,学生觉得非常亲切,这样的教学更容易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高了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更有成效。

  3、品德日记,让教学手段更丰富化了。教师批阅学生品德日记后,常会发现自己在设计教学时的疏漏之处,而且这种无意的疏漏很多时候自己是很难觉察出的。通过品德日记,能查漏补缺,让自己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也更完美了。

  例:三下品社《可爱的社区人》上完后,学生林莉芬写了这样的品德日记:

  对于“社区”我感觉很陌生,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社区的服务站,更不知道服务站的叔叔阿姨应该做点什么事呢?老师讲了一大堆,可我还是感觉云里雾里,什么“计划生育服务“、“民事调解”……到底是在干什么呢?唉,老师要是能带我们去社区走走,听那里工作的叔叔阿姨讲讲就好了。真期待啊!

  老师在批阅品德日记时,发现像林莉芬这样写到自己从没进入过社区机构,对社区干部的职责更是雾里观花的学生还有好多个。老师意识到,由于自己的考虑不周,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在第一次备课时就没有觉察出这点了,于是她对教案进行了修改,把“梳理、解释各社区委员所分管的职责”改成“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形式,并增添了“社区人员进课堂讲解、接受提问”这个环节。

  再次上本课时,老师发现:“猜一猜我是谁”的游戏手段趣味性强,学生发言抢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让学生在游戏中对社区干部的分管职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把社区干部请进课堂面对面的讲解,这种手段更有亲和力,学生在新奇和期待中,注意力更加集中,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让他们把疑问现场解决,虽然只是增加了两种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却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升的成效分析

  (一)通过品德日记,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品德学科的能力。

  1、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通过品德日记的书写,学生知道了《品德与社会》与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可以用文字记下对该门课的学习历程的,对该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不少。据统计现在能按时、高质写好日记的学生约占班级学生的90%左右。有语文老师反映有些同学的语文日记还没品德日记写得好。学生上课有兴趣了,自然促进了品德学科的教学效果的深化。

  2、学生的主体发挥更充分了。通过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习情况调查,在开展研究的前后的两组数据对比中,明显发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品德课的积极性,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被动地听到主动去追问、动手操作探究;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到小组合作;从课前收集到课外延伸拓展反思;通过这些改变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更强了。

  3、学生的品德内化更深刻了。通过品德日记提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实践、操作、体验等,既能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过程。如在《你是我的好朋友》一课教学后,教师批阅日记时看到这样写:“老师,我很想改掉这些坏毛病和同学做朋友。可是,有时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看到同学们不友好的脸,我就来劲儿。”教师针对这点修改了教案。第二轮教学时,在课前请学生去寻找一位同学的优点,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按老师的提醒去做:学会欣赏与宽容,善于发现该同学的闪光点,并乐意向他学习,成为好朋友。这样的改进针对性很强,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感动。这种伴随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将学生的品德认识真正内化的基础。

  (二)通过品德日记,有效提升了教师把握品德教学特点的能力。

  1、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变。通过品德日记的实施,首先教师的裁判意识淡化了。在以往教师经常评价、裁决学生言行的对错,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窒息了学生的创造精神。通过批阅学生的品德日记,教师常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从裁判角色中走出,走到了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体,同学生交流对话。

  2、教师的执教能力有提升。随着深入研究,教师根据学生的品德日记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准备、适当一些增加教学环节、增加课后调查活动、将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后活动中……常有根据品德日记将教案两改甚至三改的现象发生。教师不论在课堂教学水平、教材处理能力、反思教学能力、还是在教科研研究能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3、教师的教学资源更丰厚。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集中品德组教师集体备课交流经验。经常会针对学生的品德日记进行一课多备或是开展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活动。因此品德组积累了许多备课资料,其中教案有200份,课件将近100份,而许多资料可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供教师利用,让品德课更具有吸引力,大大提升《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

  (三)通过品德日记,有效促进了学校品德学科整体教学的改革。

  通过结合品德日记深化教学效果的研究,促进了学校品德学科的教学改革,最重要的让教师树立了“生本课堂”的教学意识:一节品德课的效益怎样,就看是否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也就是教学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衡量这节品德课教学效果是否达成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根据学生的品德日记对教学预案进行增减,突出个性化修改,以利于接近学生实际,容易被学生理解吸收,让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以“星级日记”的形式让学生写出对品德课的理解和对老师教学的认同度,以生促教,教学相长,只有建构这样的“生本课堂”,品德课的实效才会真正提升。

  问题与思考

  我们在研究中认识到: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品德日记,是深化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用这种方式促进教学深化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更需加强;品德日记的书写形成还要多样化开发,如果仅是跟语文日记的描述一样,学生会认为是负担,影响到写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另外教师对日记的批阅形式也要考虑多样,不然会增加教师负担而造成品德教师的参与性不高。下一步我们将就学生的品德日记,结合教师的教学反思、教案修订、一课三上等教研形式,从而探索出以适合学生发展,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还将继续思考、反思、总结,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831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