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漫谈壮族女杰瓦氏夫人对社会的几点贡献

漫谈壮族女杰瓦氏夫人对社会的几点贡献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瓦氏原姓岑,名花,是明代广西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一带)土官岑璋之女。在壮人尚武风气的影响下,她从小习武,精通拳术和双刀,熟知岑氏兵法;在父亲从政的影响下,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和军事谋略。在嫁与田州土官岑猛后,改称瓦氏。瓦氏是壮族史上少有的传奇女英雄。提起她,大家都知道她治理田州,业绩不凡;以年近六旬的高龄组兵抗倭,建立显赫战功,真实再现女将挂帅的风采。可是,当我们细数其历史,还会发现历史上的她对广西地方乃至国家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治理州政,维护地方稳定

  明朝是土司制度的全盛时期。“明朝在广西设有土官府4个,土官州38个,土官县8个,长官司4个”[1]。明末,中央开始对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即逐渐取消土官制,将土官制改为流官制。土司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改革,注定是不会一帆风顺的。瓦氏生活的田州府在改土归流初期就发生了动乱,肇事者之一就是瓦氏的丈夫岑猛。岑猛在田州任土司期间政绩斐然,从而滋生了骄横之心。他一度恃强凌弱,以扩大势力,因此遭到忌恨和诬告,并被朝廷以反叛罪名征讨。瓦父岑璋为讨好朝廷,从中渔利,将逃至归顺州的岑猛毒死,并将岑猛的首级献给朝廷以邀功请赏。可惜的是,由于遭到众多将领的诋毁,岑璋也没因此捞到好处。田州之乱,岑氏家族损失惨重,岑猛及长子邦彦均死于乱世之中。土官职位的承袭问题预示着一场新的内乱的酝酿。最初,四子邦相袭位。邦相为人刻薄且疑心重,侵吞瓦氏的“官给养田”,并企图谋害邦彦遗子岑芝,为众人之不服。瓦氏趁此力挽狂澜,利用田州最大土目卢苏的势力击败了邦相,而后又趁卢苏反仆为主招致周边土官不服之机,而立邦彦之子岑芝为土官。之后,瓦氏先后辅佐孙子岑芝、曾孙岑大禄袭任土官职位,掌管田州所有事务。

  瓦氏治理田州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注意改革弊端,惩处暴吏,并注重缓和与周边土司及朝廷中央的关系。另外,她还积极办学,扩大壮族子弟受教育的范围。经过一番励精图治,百姓休养生息,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周边关系和谐安定,有效维护了田州地方的稳定;一定程度的文化普及,有效改善了田州的文化教育之风。总体上,田州社会由混乱走向安定,经济蒸蒸日上,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大好景象,“是岑氏土官统治田州数百年里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最好的时期”[2]。

  和谐安定是维护地方发展的前提,发展生产是维护地方稳定的基础。瓦氏以和谐安定为着眼点,发展农业生产,推动了田州社会经济的繁荣,维护了边疆的社会稳定,对社会大局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二、抗倭卫国,捍卫民族尊严

  抗倭卫国是瓦氏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她更是作为一代抗倭名将而名垂青史。

  长期以来,明朝南部海防遭到来自日本倭寇的骚扰。倭寇主指日本海盗。由于日本古称倭奴国,因此,在14-16世纪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的日本海盗,被称为倭寇。他们经常在海上劫掠商船,甚至登陆中国沿海城市烧杀抢掠,严重危害了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朝廷官兵却屡屡抗倭不力。1554年,明朝委任时任兵部尚书的张经总督东南国务。张经素知广西?兵的英鸷勇猛,于是征调广西?兵出征抗倭。瓦氏接到征调令时,已年近六十。但孙子岑芝已于1550年在海南镇压黎族人民起义时战死,袭位的曾孙岑大禄尚为年幼。于是年老体迈的她主动领命出征,并组织田州及附近各州的?兵6000多人开赴江浙战场。

  瓦氏在出征过程中,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柔和细腻的天性,对士兵生活给予细致的关心和照顾,使士兵对瓦氏将领心存敬意,愿意听候瓦氏的调遣。在战场上,瓦氏军队建制严密,用兵有方,赏罚分明,使?兵不但骁勇善战,且协同意识强,作战时往往“十出九胜”。瓦氏也成为了当时抗倭的常胜将军。朝廷因此封她为“二品夫人”,而江浙百姓则赞她为“石柱将军”。

  然而,抗倭的节节胜利引起奸臣的忌妒。1555年5月,张经受严嵩、赵文华等人陷害而身陷囹圄,瓦氏一度被奸臣利用成为诬陷张经的工具。对此,瓦氏心灰意冷,动摇了当初“誓不与贼俱生”的信念。7月,壮志未酬的瓦氏以体迈患病为由班师回田,结束了抗倭之举。瓦氏在江浙转战了几个月,连获捷战,给日本倭寇予以严重打击,有效地捍卫了民族尊严,也为抗倭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她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及大无畏的精神感召着、鼓舞着、激励着后继的抗倭者们。倘若不是事出有因,相信抗倭的胜利还会来得更早些!

  三、灵活运用岑氏兵法,弘扬壮族兵家文化

  瓦氏在抗倭战争中以治军有方和战术出奇而闻名,而这些都得益于传统的岑氏兵法。岑氏兵法主要介绍了治军之法、练兵之术、用兵之谋、排兵布阵等战略战术,是壮族古代兵法中最为系统完整、也最为实用的兵法。

  明邝露《赤雅》记载:“岑氏兵法,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命。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所获首级,七人共之。割首之人,虽有照护主击刺者之责,但能奋杀向前,不必武艺绝伦也”。瓦氏依照此法,建立了严密的组织建制,并设计了可供几人同时穿的长板鞋,让?兵分组共穿长板鞋练习赛跑,以培养?兵的集体团结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经过长期的培训,?兵队伍组成了进攻性极强,且配合默契的战斗团体。如今,板鞋竞速已成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2005年,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阵略是岑氏兵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岑氏阵略主要有八种,称“天狼八阵”,其中有天狼阵、五行阵、七星阵、双龙阵、鸳鸯阵等。瓦氏在抗倭时期结合沿海作战的特点将岑氏兵法发挥淋漓尽致,屡次将敌人置于败境。如鸳鸯阵法,为三伍协同作战,一伍进攻时,两伍则左右夹击,协同进攻,或冲杀或掩护,职责分明,充分发挥各种兵器的效能,队形变化多端。此种阵法成为了当年倭寇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屡致明官军于败仗的“蝴蝶阵”的克星。由于采用灵活多变的阵法,瓦氏率领的?兵先后赢得了诸如王江泾等大小十几场战役的胜利,使?兵成为了抗倭战场上的一面旗帜,让倭寇闻风丧胆。瓦氏排兵布阵法也因此声名远扬。而后,抗倭名将戚继光研习了瓦氏留给他的岑氏兵法,吸收了岑氏阵法精髓,丰富了抗倭的战略战术,最终扫平了在江浙为虐多年的倭寇。同时,他还将岑氏的部分阵法收录于《纪效新书》之中。清朝时,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被列入四库全书,成为了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   瓦氏将岑氏兵法发扬光大,并为后代所传承。从明朝的岑氏家族护卫田州到抗倭之举,从清朝的“一门三总督”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的平定滇乱到抗法卫国,岑氏兵法均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民国时期,陆荣廷桂系军阀的组织建制、治军军纪及用兵之术均与岑氏兵法有极大的相似性,可见,旧桂系在民国初期能够独霸一方,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岑氏兵法。而岑氏兵法不仅在岑氏家族中广泛运用,而且也流传于历代民间。

  四、收徒传艺,促进了南北拳术的交流

  受壮族尚武风气影响,瓦氏自小习武,年长日久,练就了过人武艺,刀、枪、拳、剑、样样纯熟,尤其擅长双刀刀法。在抗倭战场上,虽然她已年近六十,但依然驰骋沙场。王士骐在《驭倭录》记道:倭寇“南来金山,白泫都司率兵迎击,被倭围困重重,瓦氏夫人奋身往援,纵马冲杀,破寇重围,白乃得脱。至是,瓦氏勇猛始为敌人所畏服”。瓦氏如此英勇,凭的就是她自身高超的武艺。瓦氏武艺高强的英名在江浙一带很快流传,为此招来了不少慕名学艺者。其中就有“天都侠少”之称的项元池。天性豁达爽朗的瓦氏感于项元池的真诚与勤学,收他为徒,并向他传授了壮拳及双刀刀法。后来项元池在浙江设武馆,向他的众多弟子传授双刀绝技。从此,双刀刀法在江浙一带扎了下根。明末清初的诗人、史学家及武术家吴殳曾师从项元池,闻听了瓦氏的事迹、领略了双刀刀法的玄妙,写下了《双刀歌》以赞颂瓦氏的抗倭功绩和双刀刀法的高超。经过吴殳的诗文推崇,瓦氏的双刀刀法更是名气大震。

  瓦氏对壮族武术的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使壮族武术、刀法得到了广泛流传,成就了一代代的武术名家,促进了南北拳术的交流。同时,她还将北长拳融进壮族拳术,促使壮拳具备了大架功式,并运用此架式训练?兵,以加强战斗力。壮族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流派,长存于中华武术园中。值得一提的是,瓦氏传授武艺的行为,不仅仅是传授武功,更是对武术精神的传承,是传播壮民族传统文化的闪亮结晶。

  五、推广壮族独特金疮药――三七,丰富中华民族医药宝库

  在医药史,不少名贵中药来源于壮药,如三七。据史料记载,三七因主要产于田阳、田东、南丹等地,而且交易主要集中于田州一带,故又名田七。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证实: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说明了三七是壮族地道品种。对于三七的疗效,壮族人民早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把它作为金疮要药,治疗内外损伤、淤血停留等病证。明代以前的中原医家对三七并不了解。而将此药传播开来的要数瓦氏。

  当年瓦氏率6000多?兵奔赴江浙沿海抗倭,势必少不了携带大量的金疮要药――三七。在战场上,瓦氏对伤员毫无保留地使用三七药物治疗,使当地人初次感受到了三七治疗外伤的神奇疗效。而后,由于张经被诬入狱事件,瓦氏心情郁闷难耐,终以“年迈有病”之由班师回田。在返乡之前,她命部下将所余三七全部售于他人,从而使得三七更加广泛传播开来。三七的神奇疗效也逐渐地广为人知。

  古代壮族医药大多是通过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因此有大量的医药秘方流失民间。瓦氏通过自身的行动,将三七带出广西,传入外省,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宝库,密切了壮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为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今,从田七牙膏到多种心血管药品、抗癌药品,三七被运用于人们生活的保健和治疗。三七的广泛开发和研制使用,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瓦氏已离开人间400多年,但她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她治理田州,稳定社会,安定边陲;她组兵抗倭,连获捷战,让敌人闻风丧胆,捍卫了国之尊严;她的带兵韬略和排兵布阵法影响着后继的抗倭斗争,推动着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她传播壮族武术和双刀刀法,使壮族武术融入中华民族武术之列,成为了独树一帜的流派;她将三七药传入中原,使壮药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宝库得以丰富。瓦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壮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她的德行操守、她的爱国精神将永远昭示后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43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