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伦理道德 > 浅析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浅析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伦理道德


 [摘要]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应将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主体多样性发展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生态主体意识,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要求加强高校和谐德育的建设,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和谐德育的现实要求和题中应有之意,只有将生态伦理思想具体落实到德育理念、课程开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以致有效构建和实施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目标和价值。
  
  一、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
  
  现代生态伦理观以科学发展观为其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要求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法纪素质,按照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生态整体利益规律规范人的行为,通过优化的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效地促进自然、社会和人在双赢互利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提升自然的综合价值以及人自身的价值。这同强调生物主体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平等和谐、依存互利关系的生态伦理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与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人的利益至高无上,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旨归,鼓励人对自然进行征服、掠夺,这是近代以来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现代生态伦理则依据生态平衡和价值主客体之间的因果依存性,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大到人以外的动物、植物、土壤、水域等整个大自然,把平等尊重、和谐协调、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原则扩展到一切自然物以及未来的人类。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当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而且强调今世后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不仅强调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资源,而且强调尊重一切生命体的价值,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使经济和社会活动生态化及环境损害最小化,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平衡中互利发展;并把消除现实中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的行为与根由,综合治理环境,确保自然、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纳入当代人类的义务和责任。
  显然,生态伦理思想是人类道德与文明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或者说是现代人对待自然界万物所显示出的伦理道德与文明风貌。现代生态伦理观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人的双重本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及掌握生态伦理意识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生物本性决定了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具有与一般自然物相同的特点,“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必须尊重自然的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发展态势;同时,在现实性上,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或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具有主体选择性,会发挥劳动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高于动物本能的更高的思想境界,包括追求完善的人格,遵行严格的道德法律责任和义务,改造现实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实现人和社会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在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与享受需要相一致基础上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把尊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体选择性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共同发展,这既是科学的自然观与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现代生态伦理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从生态伦理学在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上看,就是要求我们在处理高校内外部关系中确立这样一些基本的理念。
  
  (1)生态主体平等观。就是坚持生态位法则和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原则,基于本体论意义上生物链的并存联动性特征,各种生物生存权利平等的自然法则,以及价值论意义上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人本化管理,促进师生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谐共处、合作互助、利益共享;坚持正直、真实和可信的原则,强化民主管理、政治透明、行政廉洁、优质服务,反对一切等级观念和歧视性行为,通过体制改革和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官本位、特权现象以及废除愚民政策。
  
  (2)生物和谐相处观。就是坚持协同进化原则,引导师生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原则,在协调好学校与外部环境关系中,促进校际间、国际间、产学研政间平等协作,相互交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生物多样性发展观。就是坚持多样性保护原则,根据大学生多样性特长,尽量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需求,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相配套、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衔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适应现时代的多样性、开放性、全球性发展趋势,创新现代教育模式,加大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投入,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打造开放性的发展平台,也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配套的保障条件。
  
  (4)生态整体利益观。就是坚持生态系统性原则,把学校的育人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营造生态化的和谐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提高校园环境的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价值取向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限制自私自利、放任自流、违法乱纪的消极行为;坚持服从大局原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人才创新感,自觉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为社会作贡献意识,反对一切本位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5)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强化高校的科学化管理,适应时代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目标合理定位,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制度规范以及质量监督评价;要科学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及物力财力资源,有效保障生态价值的持续增值。
  
  (6)生态文明观。就是要坚持生态文明原则,尊重师长、关爱学生、谈吐文雅、仪表得当、举止端庄;坚持合理消费原则,注重艰苦创业,廉洁奉公,节约资源;增强爱护公物、保护校园文明环境的意识;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反对一切铺张浪费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 园作贡献。
  
  (7)生态主体责任观。就是高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据生态主体责任和生态安全的原则,明确优化校园环境、促进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主体责任,并在此意识支配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合理规划和科学决策,使之共担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自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8)资源配置公平观。就是在高校中坚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现实,放眼长远,把学校主体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反对狭隘功利主义和短视行为;公平分配经济收入,既按劳分配,追求共同富裕,又不搞平均分配,既按要素贡献分配,奖励创新绩效,也不能差距过大;注重追求长期价值,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二、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强化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教育
  
  一个人能否赢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境遇,根本上取决于其文化素质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高校应当多开设普及有关环境科学和生态伦理教育方面的课程,并积极举办有关活动,增强学生环保科技知识,培育具有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环保素养的和谐个性,提供充分的选择条件。
  首先,多开设有关环保和生态伦理的选修课。意在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可自由选择修学的课程,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弘扬个性特长、增强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完成学分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在大多数高校,只重视专业环境教育,忽视环保知识普及教育;环境教育也只是一些系或专业的专业教育内容,非环境专业不开设或少有环境类公共必修课程,环境普及教育薄弱。高校应当根据通识课要“通”、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及环保科技大众化教育的社会要求,为学生尽量提供有关可选择的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近年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通论”、“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工程学”、“化学与社会”、“自然科学概论”、“人口社会学”、“现代质量管理”、“伦理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伦理学”等课程。笔者近年在本校广泛施教的“环境与社会发展”课程,就是一门基于环境社会学,融生态伦理、环境哲学、环境科学等十余门文理科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符合文理科学生个性选择的需要,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考研、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等,都十分必要,一直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其次,在专业课知识讲授中发掘生态伦理思想。基于环境科学、生态学和伦理学及其发展趋向所形成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既可集中体现在生态伦理学等独立学科中,也广泛渗透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内,表现出大德育的广泛要求和普遍性指导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思维抽象,从物文化知识与人文化精神的综合教育中,提炼和引申出生态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达到科学素质教育与生态伦理素质教育的统一,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化发展。
  再次,将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意识的测评列入大学生素质考核的重要项目。不少高校重视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忽视环境教育的实效,没有把环境道德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应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两课、德育、专业学习融合在一起,重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人格素质的预测和规划,把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环保道德素质的考核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可组织有关的征文比赛、辩论赛及文化考核,举办环境月、环境文化节,开展节水、节电、废旧物品回收等实践活动,在高年级通过对学生近年有关的平时表现、实践业绩、理论水平的综合测评,发放环境道德素质合格证书及获奖证书,并作为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就业信息。
  最后,跨校选修有关课程。为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可利用邻近学校的资源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促进资源共享。如经教育部批准,分属不同行业的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四所高校,联合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同探索校园文化互补、课程资源连通、智力资源共享、学生社团互动、实践活动联合等五大运行机制,每年提供近300门文化素质选修课供学生跨校选择,学分互认,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才能的充分施展提供了充足的选择机会和表演舞台。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主体意识
  
  在和谐社会和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建设现代和谐型校园文化,从而在学生多样性特长充分发挥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强化生态主体意识,达到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第一,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主体价值意识和优良的道德风貌。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内生活力上,促进和保护学生主体多样性发展。根据生物价值系统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规律,人的自身价值和多样性特长也必须加以保护。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生力军,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展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在管理上强化人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困难;要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确保校园人际关系的平等和谐。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必须正确引导。要促进德育构成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生态化,按照整体关联性原则,把和谐德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构成、方法手段、发展过程、发展动力、氛围环境、质量评估等环节整合为一个整体生态链,建构和完善和谐德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要通过审批或组织学生的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和校园环保行动,引导其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和改革创新精神,传承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行为习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与生态伦理素质水平;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因材施教,疏导学生思想实际问题;要既从正面开展包括生态伦理思想和环保意识的德育教育,发挥“软文化”优势,树正气,立新风,又要坚决抵制校园环境中出现的不文明、不礼貌、不健康、不合拍的言行,强化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克服歪风邪气。

 第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有序运行意识。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是校园德育环境功能发挥的政治保障。大学生在以往多年的学习教育和环境接触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但毕竟年轻而且阅历浅,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有悖于生态道德的行为。欲改变此现状,除了大学生自身加强修养和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的自律外,还要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要按照生态位原理,建立民主和谐、规范公正的制度环境,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校园文明守则、岗位责任制等,从而不仅保证教师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师德建设及岗位职责

的发挥,而且在良好的教学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他律下,使学生不断强化环境行为是非观念,坚定生态道德信念,善于在不合理的环境和行为影响下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逐步建立学生健康向上、合理有序运动、关系融洽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的生态人格。
  第三,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主体责任意识。由于许多高校后勤逐渐社会化,校园环境维护由专门的物业公司来承担,大学生长期不参加校园卫生的清扫,缺乏对校园生态环境的情感体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性不强,加上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校园生态环境的维护难度加大。显然,高校应根据生态伦理的责任原则和环境美化原则,强化校园生态环境的绿色化,注重绿化校园环境的投入和合理布局,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安全安静、和谐平衡、绿色怡人;应依据生态价值化原则,运用寓教于境的间接教育方式,从“生态德育”出发,将生态伦理思想物化到校园自然环境中,如在校园生态环境的各部位中,标注各种人性化的生态伦理标语;在草坪上安置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动植物雕塑和假山异石;在学生学习区和生活区、校园路道旁安置一些名人雕塑和名言警句牌等;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消防安全活动的培训,提高学生避害趋利、应对风险的能力;打造“绿色带人气”的德育氛围,突出自然环境的德育教育品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中以及“天人合一”的意境情境融化中感悟生态伦理真谛,以致不断强化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态价值维系意识、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环境适应意识,逐渐实现生态伦理教育向道德自觉的转化。
  第四,在校园文化内外部生态关系建设中培育生态主体开放意识。一方面,在校园载体文化建设中,强化校园基础设施和形象的现代化,注重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社会文明,反映后现代文化潮流,形成超前性、多样性、开放性、数字化的现代校园文化新格局;要依据生态个体相对独立性和多样性发展要求,坚持平等、公正的环境权原则,向德育对象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展览厅等教育基地和文化娱乐场所,为学生开放性自主学习和教师研究性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用对校外、国外开放合作交流的渠道,为学生适应社会、跟踪学科理论前沿、迈向世界提供发展平台;依据生态的协同进化原则以及生存竞争法则,注重校园内部环境各部门、各要素之间关系以及校园整体环境与外部社会资源、社会要素之间的协作、互动,在共生、互利的联动和竞争中,彰显特色,创造优势。营造学校、社区、家庭相协调的生态化开放性的大德育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和谐,并使学生思想和个性也随之日趋开放、活跃、进取,形成适宜于成人成才的和谐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
  总之,生态伦理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将其列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议题,应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并基于学校实际加以具体化,应依据环境优化原则,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安排、校园文化建设诸方面采取合理的制度安排,加大投入并有效投入,增强和谐德育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供养力,有效构建和实施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lunlidaode/26487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